張國寶就食品工業發展答記者問
來源:政策研究室子站
時間:2007-02-08
點擊:
我來說兩句
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農業部共同發布了《食品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發展綱要》)。為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發展綱要》的主要內容,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同志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的時代,食品工業應該說已經是一個相當市場化的產業,其發展主要靠市場力量推動,為什么還要編制這個《發展綱要》?
答:食品工業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產業,但食品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一,食品工業關聯一、二、三產業,食品工業的原料來源于第一產業,食品工業的發展可以為第一產業提供廣闊的市場,能夠維護和增加第一產業產品的市場價值和附加值,對第一產業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食品工業屬于第二產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能帶動食品機械、包裝等產業的發展;食品工業的產品制造出來以后,需要流通、運輸、消費,從而拉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可見,食品工業是一個與一、二、三產業關聯度都很強的產業。自1995年以來,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持續9年位居工業部門之首,利稅持續10年位居各個工業部門之首,就業人數在工業部門中僅次于紡織業。
第二,食品工業關系著國計民生,是一個最古老,又永恒不衰的長青產業。俗話講:“民以食為天”。食品工業的發展應包括食品的安全,關系到國民的營養和健康,乃至整個民族的素質。目前我國食品工業仍然存在不少假冒偽劣的現象,如濫用添加劑、色素、農藥殘留、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等。這些都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任其發展,必將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要制定《發展綱要》,從宏觀上引導食品工業的發展,加強對這個產業的監管。
第三,食品工業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產業。“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通過發展食品工業,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擴大農民就業機會,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有助于農民增收,可以為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第四,食品工業也需要不斷科技創新,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我們有大量中小食品企業,但很少有類似可口可樂、雀巢咖啡一類的大型企業,需要引導扶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也應提供政策保障和提供信息服務。提出食品發展綱要,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的指令性計劃,是指導性的,有利于行業明確發展方向。
問:與《食品工業“十五”發展規劃》相比,《發展綱要》具有哪些主要特點?
答:與“十五”相比,《發展綱要》無論是從理念、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有所創新。在理念上,《發展綱要》力圖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突出以人為本,確保食品工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形式上,《發展綱要》形成功能清晰、銜接協調的規劃體系,在繼續對重點行業的發展做出部署的同時,把區域布局放在重要位置;在內容上,《發展綱要》改變了以往規劃內容無所不包、涉及領域過寬的狀況,緊緊抓住關系行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主要任務和重大政策,不搞過多過細的產量、具體項目等量化指標,增強了《發展綱要》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問:《發展綱要》提出“十一五”食品工業發展要處理好哪幾個重要問題?
答:“十一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實施新的5年規劃的重要時期。面對新形勢,為保證食品工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發展思路問題。我們過去是用原料來發展食品工業,即農業有什么產品,食品工業就加工什么。現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的發展思路要調整,要轉換到市場需要什么,就加工什么,然后再指導農民去種什么。這種以市場需求為取向的轉變是非常積極的。有些東西本來并不生產,但由于市場有這種需求,通過食品加工企業的傳遞,指導農民去種植,改變原來的種植方式和結構。這和以前有什么原料就加工什么的思路相比,更能體現市場的導向作用。
其次是科技創新問題。這個《發展綱要》不僅是和農業部并且也和科技部一起頒布。因為食品工業中也有很多科技的東西。食品工業真正要實現一個品牌的創新,沒有科技的支撐是不行的。脫離了科技創新,品牌創新就無從談起。今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強調把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食品工業要為此作努力。科技在不斷變化,食品工業也要不斷創新,要加快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
第三是發展模式問題。我國的食品工業一方面要積極培育龍頭企業,爭取培育出像可口可樂、雀巢咖啡這樣能夠進入世界500強的大公司;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因為我國食品工業中大企業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遍布城鄉,不僅能夠滿足當地人民各種各樣的生活需要,而且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還能為國家創造稅收。如果這些中小企業都不要了,只保留像可口可樂、雀巢咖啡這樣的大企業,行嗎?肯定不行。
第四是與農民利益關系問題。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食品工業作為農業的后續產業和與農業關系最為緊密的工業部門,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的思路和模式。比如說,“公司+農戶”就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因此,《發展綱要》強調,食品工業發展要切實做到與農民利益、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掛起鉤來。 問:《發展綱要》關于“十一五”食品工業的發展速度是如何確定的?
答:《發展綱要》提出今后五年食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左右,主要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從小康型向富裕型階段邁進,“十一五”時期,雖然恩格爾系數處于下降趨勢,但食品消費支出比重仍將位于居民消費支出之首,不僅食品消費總量會增加,而且商品性消費取代自給型消費的趨勢明顯加快,工業化食品的消費比重將逐步增長,食品需求的市場空間是很大的,因此食品工業將在“十五”時期年均增長率20%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考慮到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食品工業的增長方式將發生轉變,增長速度將比“十五”時期低一些,預計為15%左右。
問:《發展綱要》對確保食品安全有何措施?
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為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水平,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放心食用各種食品,《發展綱要》提出了幾條主要措施。一是繼續推行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比較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體系。二是鼓勵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嚴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支持流通企業建設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三是抓好食品安全標準化工作,加快食品標準制修訂步伐,全面提升食品的質量水平。四是加強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五是加強行業自律,對行業內的害群之馬,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假冒偽劣等行為,要堅決給予嚴厲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