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7日),娃哈哈集團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與國內最大律所之一的金杜律師事務所共同組成律師團,代娃哈哈集團處理與達能公司的合資糾紛相關法律工作。兩所也首次以律師團身份露
綜合起來,異議內容為:達能在宗慶后辭任合資公司董事長職務后,決定由范易謀任合資公司董事長一職的做法,違反了合資公司章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下稱《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部分規定;外方委派到各合資公司的董事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關于競業禁止的規定和董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的規定。以上決定應予以撤消。并表示代表中方“保留依法對三位違法的外籍董事追究民事侵權賠償責任的權利。”
律師團信函中稱,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中外合營者的一方擔任董事長的,由他方擔任副董事長。”另外,合資公司章程規定: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在各方董事中選舉產生,“其中一名為中方委派的董事,另一名為丙方(即外方)委派的董事”。由此,此前已經擔任合資公司副董事長的范易謀無權擔任董事長一職。
市場人士評價,一直以情緒化形象示人的娃哈哈集團已經開始用條文說話,接下來還可能有一系列法律手段對達能“還以顏色”。但目前而言,娃哈哈集團的相關法律舉措仍讓人一頭霧水。
知情人士稱娃哈哈暫無起訴計劃
昨天,“娃哈哈將反訴達能,索賠20億歐元”的消息一出,市場對“曠日持久”的達能娃哈哈事件再次聚焦。
專家解釋,“反訴”是相對“訴訟”而言,此前達能已經在美國洛杉磯法院對宗慶后妻女及相關公司提起訴訟,而此次“反訴”是否意味著娃哈哈已經醞釀向有關法院對達能提起訴訟?
昨天,與娃哈哈達能事件密切相關的人士透露,娃哈哈目前并無起訴達能計劃,法律手段僅停留在仲裁階段。
比法律用詞不妥更嚴重的是索賠金額的界定不清。此前,娃哈哈集團在對外公布的《娃哈哈達能十一年合作歷史真相》一文中稱,“除了積極應對斯德哥爾摩、美國的訴訟,同時我們要提出反訴請求,而且可以提出20億、30億、50億歐元的賠償要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娃哈哈集團方面的說法變成至少20億歐元。昨天,娃哈哈集團發言人單啟寧在回復記者時重新強調以《十一年歷史真相》的說法為準。
對于20至50億索賠金額的說法,娃哈哈集團的國內律師團成員之一―――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相關負責人以保密原則為由拒絕回復。
■記者觀察:警惕達能娃哈哈事件演變成全民混戰
達能娃哈哈事件變成了一個大舞臺,一個小社會。中國的,外國的,企業的,個人的,都在這里競相表演,爭取著或屬于、或不屬于自己的利益。
達能“以資本爭天下”的投資經驗在百試不爽后,于中國遭遇重創,爆破點就是娃哈哈。在這場跨國訴訟中,也許達能站得住法律的腳,但無疑已經失去了市場。而這才是達能最需要的財富之源。不僅娃哈哈合資公司以停產抵抗達能,連印度政府也聲稱,將對達能未來的并購情況謹慎對待。從這一點上來看,達能已經敗了。
被達能稱為“流氓行徑”的娃哈哈贏了市場,卻被認為輸了民族企業應有的素質和氣度。最新的說法是娃哈哈要反訴達能索賠20億至50億歐元,對于只在娃哈哈身上賺了30億人民幣的達能來說,要賠出500億人民幣,還真是虧本的買賣。但是,娃哈哈發言人反復證實了這一表態。如果這一數字僅起到威脅作用,那么法律的嚴肅性、知名民族企業的嚴肅性從何談起?
越來越多事外之人開始參與到事件中,爭名逐利。有法律界“知名人士”召集記者,發表所謂獨立研究報告,滿紙稱宗慶后為“民族商標英雄”,忘記了當年的陰陽合同出自雙方的自愿簽署。還有咨詢公司臨時購買達能其它合資企業100股股票,再宣布以小股東身份起訴達能。然后在各大媒體召開主題論壇,用相關人士的話說,“惟恐天下不亂”似乎正在成為一些人的手段和目的。
商戰就是商戰,無論各類人形色各異的表演如何讓人無奈,達能可能正在“輸給中國文化”。然而,我們真的贏了嗎?是贏得了長遠的國際信譽和口碑,還是贏得了這一事一議,清者自清的商業準則?目前,國內關于并購和品牌保護的法規并不清晰,達能、娃哈哈的對錯之判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這樣的混亂中,相關和不相關各方都應該克制和清醒,畢竟,一個令雙方都心服口服的結果,是那么容易吵出來的嗎?
新華網杭州6月26日電(記者張樂 裘立華)娃哈哈集團新聞發言人單啟寧26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娃哈哈不日將對達能提出反訴,賠償的要求至少是20億歐元。
?同業競爭 達能為何在我國暢通無阻?
新華網上海6月24日電(記者李榮)持續多月的法國達能集團與杭州娃哈哈的合資爭端依然沒有平息的跡象。在近期重開的合資企業董事會會議問題上雙方的爭端再現“新的回合”。繼相關媒體披露娃哈哈方面的態度后,達能集團24日在此間發表聲明說,董事會會議“重要內容”被“斷章取義地公之于眾”,會影響全面協商談判的進程。
?娃哈哈發文披露真相證實商標所有權一直屬娃哈哈
?娃哈哈風波愈演愈烈 全部問題源于一紙合同
?娃哈哈風波愈演愈烈 外資不是妖怪更不是神仙
新華網杭州4月22日電(記者張樂、裘立華)“娃哈哈并購糾紛”涉及的當事雙方??娃哈哈和達能雖然暫停了口水戰,但原本定于16日的談判卻沒有如期舉行,這讓公眾對于事件的結果有了更多的猜測。 雙方最終是通過談判解決,還是會選擇對簿公堂?在類似的外資并購案件頻發的今天,如何避免類似糾紛再度重演?“娃哈哈并購糾紛”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樣本。
?娃哈哈稱杭州仲裁委已受理"娃哈哈"商標轉讓糾紛
?娃哈哈最新反擊:向杭州仲裁委申請商標轉讓仲裁
?與娃哈哈“合資”爭端,達能表示仍愿“和談”
?宗慶后辭去娃哈哈董事長 并購糾紛已步入死角?
?達能證實已提請國際仲裁 娃哈哈稱將積極應訴
新華網杭州4月22日電題(記者裘立華、張樂)達能與娃哈哈近日關于股權的爭奪起源于1996年。當時,雙方牽手成立了5家合資公司。隨后10年,合資公司擴張到了39家,而伴隨著股權的變動,達能也最終擁有了51%的絕對控股地位。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任芳 王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王新培11日就達能收購娃哈哈一事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已出臺了有關外資并購的規定,商務部將嚴格按照規定行事,既要增強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的信心,同時也會按照規定保護中國企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