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斗士模型400元,遙控飛機298元,芭比娃娃200元,就連一個簡單的陀螺加上所有的配件都要300多元……如今玩具價格的漲幅雖不至于像房價般夸張,但也同樣令人瞠目結舌。然而眾多的高價玩具卻幾乎很少為無人問津而犯愁,原因就在于商家深諳:家長對孩子的盲目關愛是玩具消費的“阿喀琉斯之踵”。
玩具雖逼近“天價”,消費者卻絡繹不絕
日前,“首屆中國長春玩具博覽會”在長春舉行,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155家玩具企業為孩子們帶來了16大類360余個品牌1500多個品種的玩具及相關用品。但是,當孩子們沉浸于五花八門的玩具帶給他們愉悅興奮的同時,玩具上的一張張價格標簽卻悄無聲息地令玩具主體消費者――孩子家長的眉宇間留下了緊鎖的皺紋。
記者在玩博會現場發現,無論是懷舊的圣斗士、變形金剛還是經典的魔獸爭霸、NBA巨星,其價格動輒便是300元以上,而被冠以“概念玩具”名號的仿真迷你汽車、摩托車等價格已經上萬。27歲的市民馬明堯告訴記者:“《圣斗士》是我上學時最喜歡的卡通形象,即使到現在它也很經典,我很想給我3歲的兒子買一套青銅圣斗士系列模型做珍藏,但是一個星矢就賣400多塊錢,湊齊全部就地好幾千塊錢,這個價格誰能受得了啊!”
盡管玩具昂貴的價格讓大眾消費者有些吃不消,但很多家長仍表示,只要孩子喜歡,且又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范圍之內就會想辦法滿足孩子。家住長春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玩具都要幾百塊錢,像遙控汽車之類的‘技術含量’高一些的最貴要幾千塊錢。我兒子今年6歲,長這么大光買玩具就花了得有一兩萬,平均下來每年都要花一千多到兩千。我當然是希望玩具越便宜越好了,但只要那些玩具對孩子智力開發有好處,我就甘愿在這方面投資。”
除了考慮玩具的教育功能外,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在選擇玩具時會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玩具價格越貴越好;與其他孩子的家長進行攀比,購買“貴而不實”的玩具;片面地為了給孩子開發智力而購買昂貴的“高科技”玩具……
其實長春玩博會顯示的玩具價格不過是“冰山一角”,目前全國玩具市場的價格都普遍偏高,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購買高價玩具甚至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事實上,玩具價格居高不下的現象在我國由來已久,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動畫片《變形金剛》風靡中國的同時也刺激了變形金剛玩具的消費。當時僅一款“機器恐龍”的價格便是45元人民幣――這對國人當年的消費水平來講實在難以接受,但變形金剛玩具的消費市場卻依舊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