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大食國即阿拉伯帝國遣使朝見唐高宗,介紹了該國習俗和伊斯蘭情況。自此,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一千多年來,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我國許多地方留下了伊斯蘭教建筑的古跡。我國現有十余個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在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婚喪嫁娶等方面仍保留著濃郁的穆斯林風情。
北京:牛街清真寺、東四清真寺、穆斯林大廈、東來順飯莊、鴻賓樓飯莊、同和軒飯莊、亞東民族餐館
牛街清真寺
位于廣安門內牛街,是北京市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主要采用中國傳統形式建筑的清真寺。始建于遼代,明、清時屢經重修。全寺主體建筑有禮拜殿、喚禮樓、望月樓和碑亭等。主體建筑禮拜殿座西朝東,殿宇寬敞,殿內圣龕遍雕阿拉伯文和各種花卉圖案;喚禮樓是一座歇山頂重檐方亭建筑;望月樓平面呈六角形,重檐攢尖頂,構件裝飾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風格。牛街清真寺是中國傳統建筑形式和阿拉伯建筑風格相結合的代表。
東四清真寺
位于東四南大街路西,創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明萬歷七年(1579)重建。進寺內藏有明代宗朱祁鈺敕題“清真寺”門額,明萬歷七年(1579)清真法明萬字圣號碑,明代烘制的“清真言瓷碑”和元代手抄本古蘭經等重要伊斯蘭教文物。現為北京伊斯蘭教協會會址和中外穆斯林禮拜與節日會禮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