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治污,必須態度更堅決,行動更有力,標準更嚴格。”“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采取最嚴厲的整治手段,建立最嚴密的監控體系。”7月7日,省委、省政府在無錫召開了“江蘇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會議”,全面打響了治理太湖的戰役,省領導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每位與會者深深感到省委省政府的決心,也深受鼓舞。
首先要做好污水截流
省里召開治理太湖的會議,個人希望治理太湖首先要做好污水截流,生活污水、工業污水一定要處理干凈再下太湖。其次要清理好湖底多年來的河泥,還要進行生物治理,合理科學地放魚放草,保持生態平衡。無錫第一人民醫院周耀紅
發生在5月底的藍藻事件是對我們忽視環保的一次懲罰。目前政府在環境執法過程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一些環保執法程序繁瑣。比如要處罰一個超標排污企業,如果企業堅持行政復議,一次處罰執法時間偏長,達兩個多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效率。對違法企業一定要嚴懲,不是罰點錢就可以過關,必要時可以對企業負責人實行刑事懲罰。
無錫濱湖區居民王先生
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宜興既是洪水“走廊”,又處太湖上游,入湖水量的3/4來自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宜興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因太湖水污染是流域性問題而推諉。宜興市委書記蔣宏亮
這次,江蘇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會議,除了各級領導,有超過1/3的基礎干部參加會議,聆聽治理太湖的最新部署,太湖治理的“任務之重”與“決心之大”均可見一斑。對于鄉鎮的干部來說,壓力大了,決心也更大了。省委、省政府指明了方向,我們就一定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徹底打贏這場水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江陰利港鎮黨委書記曹志斌
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
過去蘇南地區村村建廠、鎮鎮冒煙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造成了傷害。各級政府痛定思痛之后,就是要痛下決心,抓住這次治理太湖水重大舉措出臺的時機,實現思想與行動上的重大轉軌。這是一次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很好機遇。長江三角洲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而環太湖地區是這個城市群的核心地帶。這次我省全力出擊治理太湖,對于我省經濟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省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張鋒
這次會議將會極大程度推動太湖治理,作為一家在太湖新城開發的地產商,棲霞建設相信,環太湖地區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在無錫,棲霞建設除了現在正在開發的瑜憬灣,還有一個離太湖更近的棲園項目。預計這個項目明年推出,因為太湖治理的加速,無錫棲園的前景更加為市場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