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盤的表現可以用“亢奮”來形容,早間略微高開后回落,10點半之后大盤在電力板塊以及部分金融股的帶動下逐波走高,場內投機氣氛急劇升溫,至午后資金更是瘋狂追捧次新股,從而推動深滬股指加速向上。
其中,上證綜指輕易突破4300點大關,最終收出光頭光腳長陽,與前期歷史高點僅有12點之遙,深證成指收市報14403.08點,漲1.49%,兩市共成交1962.79億,較昨日萎縮逾一成。截至收盤,兩市共上漲1418家,下跌71家,漲停52家。
次新股板塊遭追捧
從行業指數的表現來看,采掘指數大漲7.29%,漲幅居首,金融、水電、公用、電子、建筑等行業亦漲幅居前,從中可見資金繼續向煤炭、電力、鋼鐵等低估值板塊流動,而估值漸高的地產、食品等行業則受到逢高兌現。
從盤面看,大盤藍籌股成為市場穩定的重要力量,工行、上海汽車、中國石化等繼續維持較強的態勢。而煤炭板塊無疑是第一大明星,在煤炭板塊中,有6家個股封于漲停,大部分都出現較大漲幅。
但值得注意的是,昨天股市投機氣氛急劇升溫,在兩市僅有的72只下跌個股中,大部分均為基本面良好的藍籌股,如中興通訊、蘇泊爾、華僑城、濰柴動力、招商地產、蘇寧電器、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而估值水平整體偏高的次新股板塊反而受到了資金的追捧,如銀行板塊的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紛紛強勁飆升,個別次新股純屬惡炒,如蓉勝超微昨天被機構給予“賣出”評級,但其股價依然大漲7.87%并逼近30元。
新高之后空間或有限
目前大部分市場人士均看好后市,認為上證指數離4335點的歷史高點只有一步之遙,在逼空上漲的氣勢下,周四或者周五創出歷史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對于新高之后的走勢,分析人士卻不太樂觀。廣州證券江南營業部市場人士認為,前期滬市在4300點附近的量能日均高達2500億元左右,目前區區1200多億元的成交量顯然難以達到拓展空間的能量水平。而且目前A股市場的熱點延續力度不強,所以,大盤即將突破前期高點,但上升空間有限。
同時,繼前日短線資金瘋狂炒作大比例送轉股之后,昨日很多次新股又明顯受到了短線資金的熱烈追捧。部分分析人士表示,炒新股的理由就是上市新股沒有套牢盤,這種投機行為完全脫離公司基本面,不僅影響股市的健康運行,也會使很多投資者高位套牢,后果十分嚴重。
個股不再雞犬升天
中信證券分析報告認為,大盤再度步入升勢無需質疑,但是并不代表很多個股會隨大盤上揚,股價分化會相當嚴重。
統計顯示, 5月29日、6月19日和7月24日三個高點位置的股價情況是:6月19日超過5月29日股價創新高的家數為439家,而7月24日股價超過5月29日的家數減少到276家。這個數字表明,三個高點附近堆積的套牢盤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籌碼仍然處于套牢狀態,但股指已經接近新高,個股和大盤的分化非常嚴重,這種趨勢在后市中將會越發明顯。
焦點:政策頂又會重來?
5?30的暴跌在大多數投資者心目中陰云不散,而當上證指數再度突破4000點時,加息調稅等措施又如期而至,因此有很多投資者都很擔心,“政策頂”會否重來?
渤海投資研究所秦洪認為,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加息與調整利息稅并不是針對股市,相反會進一步成為大盤上漲的催化劑。
廣發證券趙博士認為,上次從3500點開始,市場就被投機氣氛籠罩,垃圾股、題材股一飛沖天,藍籌股被拋棄,市場在4000點之上的參與者也由機構變成了散戶,蘊藏很大風險。但是7月6日以來的這波行情完全是由績優藍籌股帶動,機構重新獲得了話語權,這種狀況比較符合管理層對健康股市的構想。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加息或調整利息稅雖然不會對市場趨勢產生直接影響,但可以通過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期而影響A股市場。相對于直接出臺印花稅政策調控股市,這種壓力要容易接受得多。
基民依然嫌舊愛新
本報訊 (記者吳倩)大盤4個交易日大漲近10%,再度沖破4300點,在一片火熱的行情之下,基金業卻出人意外地一改凈申購的態勢,出現凈贖回,而新基金的發行卻依舊火熱。
老基金贖回放大
據了解,自從上周五大盤上漲以來,多只股票基金贖回量比平常放大了約40%,有200多億元規模的基金一日之內贖回量超過 了2億元,甚至也不乏贖回量比平常放大一倍多的基金。而從贖回的客戶結構來看,都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有的忙著解套,有的忙著獲利了結,”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之前,大家都預測上了4000點調整的壓力不小,于是就有不少投資者在大盤重返此點位后選擇了贖回。另外,還有一些投資者是在6月份市場高位入場的,一入場就被套,現在好不容易解了套,有多快走多快。
新基金發行依舊火熱
在老基金出現比較普遍的贖回的同時,新基金的發行卻依舊火熱。
據了解,7月份以來,股票基金密集獲批發行,長城品牌優選基金為7月份獲批“第一單”。從渠道的反饋信息來看,雖然發行未再現年初那樣異常火爆的局面,但投資者對新基金的熱情依然十分高漲,120億的銷售目標有望很快達到,很可能提前結束發行。而本周一開始發售的首只標準的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則在昨日已募集到接近50億份的規模上限,于今天正式停止發售。
4300高點如何取舍
長城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汪欽指出,從投資基金的角度看,牛市買老基金,調整市買新基金,由于市場未來調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現在是購買基金尤其是新基金的絕佳時機。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如果未來一兩月市場進入調整,那么,由于新基金手中少有股票,多是現金,確實是會比股票倉位普遍在70%~80%的老基金抗跌。但是,反過來看,如果未來一兩月市場持續上漲,那么,沒有底倉的新基金則會錯失市場上漲的機會。
因此,專家建議,如果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或對市場未來的預期較好,認為股指會平穩推高,且持續性較好,那么,繼續持有老基金收益會強于新基金。如果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或認為近期指數起伏較大,那么,新基金或許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