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昭示道:″做原子般善事者,必能看見;做原子般惡事者,必定能看見。″(99:8)
以上經文,講述善與惡的微度。人的弱點是關注大的,忽略小的;關注多的,忽略少的。這種心態是惡魔的誘惑。伊斯蘭是止惡揚善的宗教。伊斯蘭指出,善、惡雖有大小,但善、惡的性質無大小。就是說,善惡雖有量的區別,但無質的區別。伊斯蘭指示人判斷事物時,先視性,后視量。《古蘭經》講述善、惡的微度,旨在引起人們高度警戒,罪過方面,防微杜漸;善功方面,從點滴做起。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勸善戒惡,應從點滴做起。穆圣派遣馬爾茲去也門傳道,囑咐道:″假若有一人借你的傳道獲得伊瑪尼,那么,對你來講強過今世的一切。″這段圣訓中穆圣并沒有說大批人皈依伊斯蘭,而是說:″一個人″。人最容易患急性病,當初優努士圣人就是因為患急性病墜魚腹。圣訓精神指示教生:勸化在人,引導在主。故人應當竭盡全力,至于效果,由主安排。
伊斯蘭指出,勸善戒惡是全民義務。也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時光章》昭示道:″以時光盟誓,人們處在虧折之中,惟信道、行善,以真理相勸,以堅忍互勉的人則不然。″(103章)此章,就成功者講述四點:一、信仰,二、善功,三、傳道,四、堅忍。多數穆斯林教胞對于傳道上有盲點,有人認為傳道是阿訇的責職,有人認為傳道須具備大量知識。須知,此種心態原于惡魔的誘惑。穆圣時期的帥哈白大都是文盲,他們能成為穆斯林的第一代精英,原因并非他們有淵博的知識,而是他們的虔誠,他們的奉獻精神,他們將信仰與善功緊密的結合,使得他們的伊瑪尼受到血與火的洗禮。他們不但學習《古蘭經》,主要是實踐《古蘭經》。他們每逢從穆圣處學到一節經文,便即時將這一節經文傳給不知道的教胞。他們學會了清真言,便把清真言傳給自己的家人、鄰居及周邊的人,甚至非穆斯林。
簡言之,學習是主命,獲得知識之后傳播依然是主命。穆圣告誡教生,藏奸是大罪。穆圣說:″你們替我宣傳,即使是一節經文。″而且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罪惡方面也是如此,勿以惡小而為之。
1、 如伊斯蘭禁止飲酒,即使一滴。穆圣說:″飲酒是哈拉自(非法)即使飲一滴。″假若允許少量飲酒,就意味著為非法事物開啟縫隙,罪惡的念頭一旦介入,就無法遏止。伊斯蘭特別關注源頭工程,無論善與惡。源頭工程——動機——善念、惡念。封齋的目的就是開啟善念之門,關閉惡念之門。
2、 伊斯蘭反對任何形式的賭博。無論大與小。社會有些賭徒,他們最初是小賭,三毛、五毛、一元、兩元、最后發展千元萬元,高檔家具,甚至汽車、房屋……
3、 伊斯蘭禁止行賄、受賄。賄賂是哈拉目,即使一分錢。縱觀一般貪官,他們接受賄賂時,開始是少量的,以后胃口越來越大,野性越來越大,最終身陷囹圄。
4、 伊斯蘭禁止利息,無論多與少,即使一分錢的利息也是哈拉目。伊斯蘭提倡善借。穆圣說:″甲借給乙十枚銀幣一月,每日甲可獲得施舍十枚銀幣的回賜。″善借能增加彼此間的感情,而利息導致心靈的僵化,導致貧富兩極分化。
5、 穆圣囑咐,小便須謹慎。″墳坑的刑罰大都由小便不慎所致。″教律經中講道,污穢的范圍,達一枚銅錢,少此范圍則赦免之,超此范圍則懲罰之。有些禮拜人小便不慎,因此,穆圣特別提醒。
6、 穆圣指示信士彼此見面講究三個一:一副笑臉;一聲色蘭;一雙溫暖的手。笑臉使人精神爽快;色蘭,溝通你我他;溫暖的手,強化友誼。
《古蘭經》昭示道:″做原子般善事者,必定能看見,做原子般惡事者,必定能看見″。(99:8)《古蘭經》提及善與惡的微度,旨在告誡信士,從微度著眼,從小事做起,做好源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