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國國際旅交會昨日(11月4日)在昆落下帷幕,本屆旅交會共設2193個展臺,吸引了3880余家參展商、4.5萬多名旅游業內人士參加。較2005年在昆明舉辦的旅交會,參展國家與地區同比增長13%,達到了92個。
據抽樣統計,本屆交易會期間,各展團平均接待來訪者2.4萬人次;各團累計發放各類資料1440萬份,達成意向1.8萬個團、242萬人次。交易會期間,共接待參觀者8萬人次,其中專業人士4.5萬人次、公眾3.5萬人次,分別比2005年增長12.5%和16.7%。國際展臺及參展單位數量較大幅度提升,國內展臺與國際展臺比例更加優化,分別較2005年增長12.5%和20.4%。此外,還有36個國家和地區、近1000名海外買家前來洽談業務。
令人叫絕的是,本屆交易會展臺設計更加新穎、展臺搭建更具特色,其中特裝展臺2056個,占展臺總數的94%,為歷屆最高。進入海外展臺區,異域風情撲面而來。作為主賓國的希臘和印度不論從展臺面積還是布展設計上都非常吸引眼球。
壯觀的古遺跡、神秘的圖騰,仿佛磁鐵一樣,牢牢牽引住游人的注意力,將“去希臘”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隨著瑜珈在全球的風行,瑜珈發源地印度除美麗的風景、神秘的文化外,又多了一種吸引力。印度展臺可用濃墨重彩來形容——宮殿般的布置中,著名的泰姬陵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中,掛著鼻環的印度美女、醉人的風景和誘人的美食,都是印度的招牌。一個個美妙的瑜珈姿勢悠然展現,瑜珈更成為另一道風景線。
會展規模不斷擴大,參展規格大幅提升,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展臺搭建更具特色,專業性、國際性程度獲得較大提升,是本屆旅交會最大的亮點。國家旅游局旅游促進與國際聯絡司司長祝善忠昨天評價說:“中國國際旅交會日益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展示旅游資源、宣傳旅游形象、招徠旅游客源的重要窗口,成為增進中外旅游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祝透露,2008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將于2008年11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舉辦。
新氣象 云南簽單金額超過3億元
昨天,是2007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最后一天,但云南館內人氣依然很旺,很多展臺依然還在舉行旅游產品宣傳和節目表演,直到下午快要閉館時很多市民還不愿意離開。據介紹,本屆旅交會云南展館各項指標都了有很大的提高,4天的旅交會全面宣傳了美麗而神奇的云南,展示了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形象。
在本屆交易會上,云南展館鮮明地提出了“奧運中國,旅游云南”為主題,突出了自然生態和民族風情兩大特色,各州市的展臺設計也充分體現了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特色,地方形象十分突出。
據統計,在本屆旅交會期間,云南省參展團共簽訂合同1569份,簽訂組團人數57萬多人次,合同金額超過3億元;達成意向組團人數53萬多人次,達成意向性協議3911份,協議金額超過1億元。
本屆國際旅游交易會,云南省參展團還設立了3大類共5個獎項,并以2007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組委會秘書二處和云南省旅游局的名義給參展的地州代表頒發了獎杯和獎金。
新收獲 美國游客看好駝峰航線紀念館
雖然中美兩國人民并肩戰斗的經歷已經過去60多年,但是中美兩國人民對二
戰期間的記憶永遠不會消退。昨天,昆明市旅游局和美國內華州旅游局代表舉行了座談,美國內華州旅游局局長Tim表示,美國游客將會看好云南剛對游客開發的駝峰航線紀念館。
昨天中午,昆明市旅游局局長黃峻峰和美國內華州旅游局局長Tim等雙方代表在云南人家舉行座談,通過近1個小時的座談,雙方各自仔細地介紹了目前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發展的情況。美國內華州旅游局代表在得知云南修建的“駝峰航線紀念館”目前已經對游客開放后,表示出了很大興趣。Tim說,他們愿意同昆明市旅游局一道把更多的游客帶到昆明來,帶到云南的其他地方去,尤其是云南怒江州的“駝峰航線紀念館”。
新動向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籌備上市
在旅交會1日所作的產品說明推介會上,中國最大的旅游運營商——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正全力籌備改制、上市工作。
據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副總裁陳榮介紹,目前,在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的主導下,國旅總社與兄弟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全力籌備上市工作,走股份制的發展道路,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募集資金,做強旅游主業,向旅游產業的上下游延伸。 目前上市工作正在申報,預計明年上市。
市民建議——國內展商應學外商堅守崗位
媒體集中轟炸式的報道,早早吊足了普通老百姓的胃口。開幕式當日,近千名演員參加的載歌載舞的開幕式演出,的確氣勢恢宏,的確令人大開眼界。開幕式之后,人們紛紛涌入會場。因為人多,第一天便在入場口排起了長龍。
第一、二天的專業洽談,拒絕普通旅游者進入,可以看到主辦方在嚴格控制入場人員上動了腦筋。不過,這次汲取2005年旅交會的教訓——參展證外還需與上、下午的入場門票配合使用。當時,連一些參展商也在忙著找入場券,據說是因為贈票有限。沒有參展的業內人員想入內,需要花費500元,丟失證件補辦者也需500元。一海外參展團一次性丟了30多個證件,就得交納上萬元的補辦費。這一次只要辦好參展商證就可以進出自由,這無疑加快了交流的速度,各展團平均接待來訪達到前所未有的2.4萬人次便是證明。
3日,對公眾開放第一天的下午,一些國內展臺已顯有些失望,一些下午前來的市民有些懊喪,因為有些展臺已是人去樓空。“這兩天我們看電視、報紙,得知旅交會上,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行商都來布展,因此,就想通過展會向公眾開放的機會來看看‘世界’,可是當我們到了這里,卻發現除了剩下寥寥幾家參展企業還在‘堅守崗位’外,很多展位都已經‘人去樓空’了。”
這種現象特別在國內各省、市展臺更見如此,“領導們都實地考察去了。”一地方旅行社的人獨坐展臺前有些落寞地說。他們說,由于旅交會屬于專業展,展會的前兩天,都是為旅行社、酒店、航空等專業買家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而后兩天向市民開放后,來看的市民對于參展商而言,并非目標客戶,來看無非是搜集些資料罷了。在這方面,市民建議,國內展商應學習海外參展企業負責人堅持到最后的態度。
專業洽談日與公眾開放日分開來,就是為了更有針對性。雖國內旅交會在時間上是分開的,但在內容上區分不大。在國外一次盛大的旅交會,相當于當地的一個節日,公眾日上,有吃的、玩的、可欣賞的、可帶走的,氣氛相當熱鬧。當然,這與舉辦旅交會的城市有關,也與主辦方對旅交會的定位有關。一個對內有效的交易平臺,一次對外開放的盛會,這兩方面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