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
最近,全國五大宗教團體負責人向中國宗教界發出了關于建設“和諧宗教、和諧寺觀教堂”的倡議書,其內容充分表達了五大宗教信眾的共同心聲和意愿。濟南伊斯蘭教廣大穆斯林表示堅決擁護和積極響應,并以實際行動,努力創建“和諧清真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光添彩。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創造性提出“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廣大穆斯林積極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展示自己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大好機遇,也是響應濟南市民宗局倡導的“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的實際行動。為此,市伊協號召全市阿訇、鄉老和廣大穆斯林群眾立即行動起來,積極響應全國五大宗教團體負責人的倡議,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把穆斯林心目中具有神圣崇高地位的清真寺,建成和諧的穆斯林家園。
建設“和諧清真寺”的具體內容是:
一、教育是伊斯蘭的基礎,宣傳是伊斯蘭的核心。各清真寺要利用開展“解經”工作和“臥爾茲”演講,運用《古蘭經》、圣訓中有關“和諧”的內容,推出一批講團結、講穩定、講和諧,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新“臥爾茲”,廣泛進行宣講,使清真寺成為傳播團結、穩定、和諧的陣地。
二、《古蘭經》說:“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3:103)。各坊清真寺要致力于加強穆斯林之間和與非穆斯林之間的團結,強調求大同,存小異,要為人謙和,相互尊重,以德報怨,寬容忍讓,主動化解矛盾,使清真寺真正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場所。
三、積極發揮清真寺作為伊斯蘭文化載體的功能。經常組織穆斯林群眾學習《古蘭經》、圣訓中有關講和平、講文明、愛國守法、公正誠實、共同富裕等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一致的宗教教義教理,并形成制度化,以不斷提高穆斯林群眾的道德觀念和文明素質,使清真寺真正成為培養穆斯林高尚道德品質的園地。
四、扶危濟困是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古蘭經》教導我們應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清真寺要發揚友愛互助和施舍的精神,關心弱勢群體、積極參與扶貧賑災、關心照顧孤寡老人、贊助社會公益事業等,為構建和諧社會積極貢獻力量。
五、加強清真寺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認真學習、模范執行《宗教事務條例》和中國伊協頒布的《伊斯蘭教教職人員資格認證辦法》、《伊斯蘭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人員聘任辦法》和重新修定的《清真寺民主管理辦法》,使清真寺各項工作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
六、清真寺阿訇肩負著“為主言法,替圣傳道”的使命,也是伊斯蘭教界推動“和諧”的主力軍。必須按照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宗教職業人員要作到“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要求,努力做一名深受穆斯林愛戴的、愛國愛教的合格阿訇,為構建“和諧清真寺”獻計出力。
七、伊斯蘭教不僅將愛護環境作為“善行”,并且作為衡量是否順從主命的標準。各清真寺搞好寺院環境建設,使清真寺經常保持環境優美、衛生清潔,以清凈幽雅的風采展示穆斯林的精神風貌,彰顯伊斯蘭教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
為推動建設“和諧清真寺”活動的深入開展,市伊協擬于年底進行一次各清真寺之間的檢查評比,總結先進經驗,對卓有成效的“和諧清真寺”給予表彰和鼓勵。希望全市阿訇、寺管會成員和廣大穆斯林積極行動起來,在真主的佑助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建設“和諧清真寺”活動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br />
濟南市伊斯蘭教協會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