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特購物中心:首開奢侈品商業先河
商業價值:1990年,是奢侈品進入北京市場的元年。這年8月國貿商城開始營業,4個月后,賽特購物中心開張。嚴格意義上說,現在的賽特已經算不上所謂的奢侈品消費場所,但它在北京率先引進品牌專賣店從事零售業務的經營模式,并成為北京著名的以提供高檔商品和服務為主的現代化購物場所。應該說,賽特的意義,在于它邁出了北京商業從無到有的第一步,加快了人們商業意識的覺醒。
推薦理由:賽特購物中心開業之初,其貨架上的價格,著實令1992年的北京人大吃一驚:英國勞力士手表15.5萬元,德國產萬寶龍水筆每支售價7900元,廣東潮州產的抽紗刺繡臺布100萬元整!這在十幾年后的今天,也許不算什么,但在當年,不少消費者光臨賽特的原動力之一就是看看天文數字背后的東西是個啥模樣。
可改變的還不止這些數字,在賽特之前,北京人甚至中國人,哪里享受過購物環境、微笑服務。但十幾年后,上述諸多服務內容早已見諸京城的各大商場。十幾年間,隨著那些裝修豪華的高檔商場相繼問世,賽特的壟斷地位早已被打破。
賽特的北門在申奧成功后已被改造得面目一新,但今天的賽特已經漸漸淡出了“奢侈品消費”的視線。面臨著國際零售業巨頭的大兵壓境,北京的零售業經營者和輿論關注最多的恐怕是跑馬圈地,價格早已不再是爭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