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穆斯林嗎?經常有人這樣問我。問話的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
我不是穆斯林,不過我很尊重古蘭經,也尊重穆斯林的風俗習慣。我往往這樣回答。
其實從上小學時就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難道是我長得像嗎?記得上小學時班里有個女生是回民,名叫馬繼紅,我倆很要好,她的鼻梁很直也很高,不少人說過我倆長得很像,這是穆斯林長相的特點嗎?
無論長相如何,在我看來,每一個民族、每一種宗教都有他內在的獨特性質,都有他的優秀之處和精華所在,只要是好的東西,都值得我學習借鑒。我喜歡看書,很早之前就讀過中國佛教、道教方面的書籍,也讀過圣經的新約舊約全本,當然也讀過古蘭經,在喀土穆大學進修時還專門選修過古蘭經課程。因此,對幾個宗教都有了些粗淺的了解。
長期在阿拉伯國家工作已經十幾年了,對穆斯林的風俗習慣也有些了解。也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吧,自己的生活及行為做派也有些本土化了,飲食、著裝各方面都比較接近地方特色。這樣做在與當地人的交往和開展工作方面其實很有好處,不僅拉近了與他們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好辦事,憑著語言優勢和對他們的了解程度,很多難辦的事往往就都辦成了。
說起來也許和穆斯林有緣吧,我雖然不是穆斯林,可我出生在北京牛街的回民醫院,幼年是在牛街度過的。上大學學的是阿拉伯語,畢業后又長期在阿拉伯國家工作。阿拉伯國家聯盟22個國家,我去過21個,有的還反復去過多次,只有索馬里因長期處于內亂而沒有去過。
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加上長期在阿拉伯國家生活的體驗,使我對古蘭經和穆斯林抱有好感而沒有偏見。凡是勸人向善的內容我都會接受。因為我做人的原則就是與人為善,寬容大度,要求自己做到路讓一步,食讓三分,希望我周圍的人都能夠因為有我而快樂。
我知道最近幾年到埃及觀光的中國游客及商務團很多,個別人因不尊重當地風俗曾給埃及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也有些人對穆斯林的習慣抱有偏見,甚至有些學習阿拉伯語出身的人也缺乏對某些問題的正確認識。比如在穆斯林不吃豬肉、可以娶四個女人做老婆等問題上,很多人的認識是比較片面的,有的人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希望愿意到埃及來看一看的同胞們在出發之前多做一些了解,給埃及人多留下一些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