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馬里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城鎮叫提姆布克圖(Timbuktu),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保護在那發現的千百份遠古文稿,據他們稱,這些文稿可以證明非洲的文字歷史至少可追溯到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同年代的歷史時期。
在這座傳奇般的撒哈拉城鎮里,一些私人及公共圖書館已經收藏了15萬份易碎的手稿,其中一些手稿的年代可追溯到13世紀,而當地的歷史學家們認為,在沙漠中埋藏的手稿數量遠比發現的要多。當時馬里的顯貴家族為保護這些文稿不被摩洛哥的侵略者、歐洲探險家和后來的法國殖民統治者掠去,將它們埋藏在土房子底下和沙漠的洞穴里。這些文稿字跡華麗,一些是用于教授占星學和數學,另一些則揭示了提姆布克圖“黃金時期”的社會及商業活動,它們在研究16世紀的馬里歷史中可占據一席之地。
擁有25000份文稿的阿哈麥德-芭巴研究院(Ahmed Baba Institute)的負責人加拉-迪科(Galla Dicko)認為,這些手稿幾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人類知識領域:法律、科學、醫學等。他指著玻璃櫥窗里的一份手稿稱,這是一份政治性傳單,一封有關如何治理地方的信件,信中提醒知識份子不要被政治力量所左右。在他身后墻中的書架上,還有一本數學書、一份有關安達盧西亞音樂的指南、愛情故事書籍和穿梭于撒哈拉沙漠的商人的往來信箋。
只是最近在當地的官員勸說下,提姆布克圖顯貴家族的后裔才將他們視為傳家寶的文稿拿了出來。、建于1325年、提姆布克圖最古老的Djingarei-ber清真寺的阿訇阿布德拉馬尼-本-伊薩約蒂(Abdramane Ben Essayouti)稱,通過這些文稿我們才真正了解到我們的家鄉在歷史中的地位。
專家們認為,已經收集到的15萬份文稿,只是埋藏在泥土下數世紀的文稿總數的一小部分。負責管理該鎮世界遺產遺跡的政府官員阿里-奧德-西迪(Ali Ould Sidi)稱,這些文稿只占所有文稿的10%,相信埋藏在地下的文稿可超過100萬份。一些學術界人士稱,文稿的發現將使西方人不得不承認,非洲的文明史與歐洲一樣古老。其他一些專家甚至將此發現與死海文卷(Dead Sea Scrolls)相提并論。
但隨著手稿的聲名鵲起,文物保護工作者擔心這些遭受了白蟻和極熱氣候考驗的文稿,將面臨著被旅游者以高價買走或境外非法貿易的危險。南非正在發起“保護提姆布克圖”(Operation Timbuktu)的運動,以保護文稿、資助阿哈麥德-芭巴研究院建設新的圖書館。美國和挪威也將提供援助,保護這些南非總統姆貝基稱之能“恢復非洲人的自信、尊嚴、自豪感和榮譽”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