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性肌肉酸痛癥?
幾乎每個參加過運動鍛煉的人均有延遲性肌肉酸痛的體驗。一般在運動鍛煉后24小時內出現,24~72小時內達頂點,5~7天后疼痛基本消失。
其主要癥狀為肌肉僵硬,輕者僅肌肉輕度發僵,活動時減輕;重者疼痛劇烈,肌肉腫脹,妨礙運動,觸診時肌肉有壓痛。任何骨骼肌在過度運動后均可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癥。在長距離下坡跑后更易出現,跑者髖部、大腿和小腿部的主要伸屈肌群均可出現疼痛。人在進行不習慣的負重運動后,尤其在熱天,可引起肌細胞損傷。運動后肌肉疼痛是因運動時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所致。肌纖維損傷和疼痛顯然是與訓練和運動強度密切相關的。一些研究已經證實,訓練可減少定量負荷時肌纖維的損傷。一些觀察支持這種說法,即未受訓練的肌肉,其一小部分肌纖維可能因其蛋白構造的缺陷,對損傷"易感"。訓練時這些"易感"的纖維在其結構缺陷處發生損傷,經過再生,被能承受張力的纖維替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原先可致延遲性肌肉酸痛癥的運動量,由于機
體已適應,就不再或較少出現癥狀。?
實踐經驗表明,準備運動和整理運動(肌肉牽伸運動)有助于防止或減輕延遲性肌肉酸痛癥。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癥,也可采用按摩、熱敷方法處理。即使不處理,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癥狀一般在7天內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