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耀明
大地,輕輕地動了一下腰肢,
道路擰成了麻花,
平地出了裂口,大山順坡滑下,
高樓變為廢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啊,
在中國的大地上定格。
大地啊,用災難讓自己的兒女們
“體驗”了意外的傷痛,
讓我們的國人,用舉國之力,
抗震救災,
多了一份“經歷”。
大地母親啊,
改革開放以來,您可曾高興地看到
您所養育的人民一日一日
走向富裕;您所負載的國家
一天一天更堅毅地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您是用災難考驗我們的世道人心嗎?
還是用災難重塑我們的向心力,凝聚力?
您可知道,“板蕩識英雄”。
“多難興邦”是中華民族的
信念和傳統。
您看到了嗎,在廢墟上站立著
我們的總書記、主席、總理,
在廢墟上忙碌著我們的
子弟兵、白衣天使,還有
那么多受災的群眾、義工!
您聽到了嗎?
“在災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鎮定
勇敢和強有力的指揮。”
“抗災救人,時間就是生命。”
這中央領導人的聲音;
“戰場上只有軍人,沒有女人。”
“求求你們再讓我去救一個”
“請你們去救其他人”
“我會堅強的”!
這是地震現場的聲音。
“汶川挺住,四川加油”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
這是全國人民的聲音。
大地母親啊!
您該放心,
你沒有白白養育這
13億堅強偉大的中國人!
在舉國哀悼日,五彩的大地,
不再有色彩,只有白與黑。
我沉思……
敬畏大地吧,
以國殤的名義。
民生致上,是敬畏大地,
因為大地是民生的母親;
以人為本,是敬畏大地,
因為人是大地上最睿智的生靈;
保護環境,是敬畏大地,
因為大地安康才有人類的衣食。
為了生命的尊嚴和寶貴,
讓我們敬畏,
敬畏大地;
以國殤的名義,
讓我們敬畏,
敬畏大地,
就象敬畏我們的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