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永騎成功之馬,誰就必須掌握自勉。
首先什么叫自勉?所謂自勉就是以自我監督,自我鼓勵的方式,便策自己不斷進取,勝不驕、敗不餒、猛志常在、勇往直前,常言說:“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勉就是積極進取自覺心。”有了正中精神,就能在人生長途上不斷進取,獲得新的成功。
拋開歷史看看古今外有許多成功者,全是以自勉的態度而成功的,首先讓我們先談談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名人。如:清朝的蒲松齡,幾次考試落榜非常憂慮,為了警戒自己不要下水,特寫了一首落地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漳河之戰、霸王張邯、二百奏關均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經過努力奮戰終于寫出了《聊齋志異》。
那么伊斯蘭是否提倡自勉呢?伊斯蘭是非常重視提倡自勉自勵、堅忍不拔。真主說:“你們不要氣餒、不要苦悶、只要你們有正信,你們便是最勝利的。”(3:139)又說:“真主確不喜愛傲慢的、矜夸的人。”(4:36)穆圣說:“我的生、我的死、我的工作都是因為安拉——全世界的主宰。”通過以上幾節經文充分說明了無論何時、不管怎樣、只要有堅定的意志、經常的自我勉勵、在真主的襄助下就能取得成功。因此不要怕挫折和失敗,要從失敗的經驗中進行學習和總結,要把做的不好的工作,更仔細、更謹慎、更有步驟的重新做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成功。穆圣四十歲接受天啟,奉命為圣,把真主的命令傳送給人類,教化世人,征服人心,對世人進行一次思念革命,這是一項使大山畏宿、使大海震動的使命,而作為一個孤兒,目不識丁的穆圣,卻滿懷信心的以超人的毅力和大無畏的精神,接受和執行了主的命令。當時偶像林立,迷信邪說猖狂的時候,他高呼真主獨一,并拜主,公開的反對本族人的迷信,遭到了多神教徒的打擊,侮辱和嘲笑,但穆圣堅信真主,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氣餒、不苦悶、不畏縮、不悲觀,勇往直前,披荊斬棘,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穆圣說:“我的使命就是完成一切美德。”從來沒有說:我的成績如何大!穆圣這種高尚自勉的情操,是全人類的榜樣。
事實證明,勤于自勉是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們的事業、工作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那么我們如何保持這種態度呢?首先要以《古蘭經》為指南,以圣訓為向導,向圣人看齊,抓緊一切時機,即善于用自己的優點和成績來自勉,又勇于用自己的缺點來自誡,吸取他人的長處,以便我們強化教育當中,處于進取狀態。其次長期堅持百折不撓,不論在成功的歡樂時和失敗的痛苦時,必須持之以恒的自勉自勵,反之若一有成績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知王二哥貴姓,一遭挫折就泄氣、一蹶不振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日緊明日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結果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要堅忍。 努力鍛煉,自我勉勵,達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