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大雄,四川成都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人伍,從征西藏,次年招撫結敦落籠宗、說板多打籠宗等處。雍正元年(1723年),撥補提標左營把總,隨軍出松潘黃勝關口,攻撫熱當十二部落。雍正二年正月,授提督岳鐘琪為奮威將軍,命討羅卡藏丹津,攻郭隆寺,連奪三嶺,破十五寨,追戰至西海。十月,岳鐘琪奏:“窮追羅卜藏丹津,直至花海干,獲丹津渾臺吉及其妻子,并招撫三十三家臺吉。”①這些戰役,冶大雄都在其中。雍正三年(1725年),岳鍾琪保送冶大雄,引見,特授藍翎侍衛。四年授貴州撫標右營游擊,往古州等苗族地區化誨。六年正月赴烏蒙(昭通)辦軍需,同年烏蒙改流。
———————————————————————————————
①蔣良騏撰《東華錄》卷二六。
———————————————————————————————
雍正六年十月,冶大雄遷陜西莊浪營參將,次年加副將銜,賜孔雀翎,領兵赴巴里坤軍營,旋署督標中軍副將。八年十二月,準噶爾二萬眾進犯克什圖、峨侖礬諸卡倫,盜趕駝馬,“總兵樊廷率副將冶大雄等,領兵二千,轉戰七晝夜,救出兩處卡倫官兵,會合總兵張元位等,擊殺賊兵,不計其數,將駱馬牲畜悉行奪回。”①諭嘉給冶大雄騎都尉世職,賞銀五千兩。
雍正九年(1731年) 三月,授冶大雄直隸山東協副將,八月又命署湖北彝陵鎮總兵。冶大雄到職后,根據軍糧領取不便等實際情況,上疏言:“彝陵距省千余里,向例,兵餉兩季兼發于季首,領貯州縣庫,按月給散。秋冬二季,七月赴司庫請支;春夏二季,必俟正月開印后請支,往返月余,餉到已仲春后。兵自十二月初領餉,度歲無余,候至仲春,難免賒借之累。請改為夏秋及冬春兩次支,兔候開印。”②上以冶大雄所奏甚合情理,令督撫議行。
雍正十二年(1734年) ,調冶大雄署山西大同鎮總兵。次年,與前任總兵李如柏互劾。冶大雄奏李如柏冒銷營私,濫用公項銀千余兩;李如柏亦秦劾冶大雄挪用造帳房銀兩,廢弛營伍。后經訊實,俱奪職。李如柏以總兵銜領班兵往北路軍營效力;冶大雄革職兔罪,乾隆元年(1736年) 發湖廣以副將用。
———————————————————————————————
①蔣良騏撰《東華錄》卷三十一。
②李桓撰《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二八五《冶大雄傳》.
———————————————————————————————
乾隆二年(1737年),“署永綏協副將,撫兵以恩,病者予醫藥。先是永綏產谷少,軍艱于食,大雄請帶來谷旁邑,貸之軍中,兵無乏食。嘗禁馬害民田稼,民尤德之。”①六年二月,擢襄陽鎮總兵。三月調鎮革鎮。乾隆七年,總督孫嘉徐劾冶大雄貪縱,敕令革職審查。不久,湖南巡撫蔣溥將審定結果上奏,說冶大雄無貪縱事,引見,十年授云南楚姚鎮總兵,次年調昭通鎮總兵。十二年(1747年),加都督僉事銜。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冶大雄隨征金川,五月至卡撒,統云南、貴州兵進攻色底、光多諸寨。金川地區“戰碉林立,高于中土之塔,建造甚巧,數日可成,隨缺隨補,頃刻立就。且人心堅固,至死不移,碉盡碎而不去,炮方過而人起。客主勞佚,形勢迥殊,攻一碉難于克一城。”②戰斗十分艱難,加以主帥指揮不當,“諸將多失事,……惟總兵任舉力攻昔嶺,連奪碉卡. ③“總兵冶大雄自卡撒進,舉與合軍,……攀龍擊其右,副將唐開中及國良擊其左. ①三面攻碉,克碉堡十個,石城一座,毀碉堡一百三十個,但任舉和參將買國良均戰死。十四年(1749年),“經略大學士傅恒奏大雄.歷經戰陣,令總理營壘,措置妥協,賜孔雀翎。”②二月撤兵,授治大雄云南提督。十五年二月敘功加左都督銜,五月陛見,賞其子繼鉤藍翎侍衛,并命送冶大雄四任。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冶大雄就西藏防務問題奏疏乾隆皇帝,說:“西藏喀拉烏蘇諸地與準噶爾連界,盜竊紛擾,是其故習。今藏北鄙即我邊地,防邊自可洱盜,請駐藏大臣仍設重兵,循大道置臺站,以資防守。”③乾隆贊賞冶大雄考慮周到,采納其意見。
———————————————————————————————
①《清史列傳》卷十五《冶大雄傳》。
②魏源撰《圣武記》卷七《乾隆初定金川上司記》。
③魏源撰《至武記》卷七《乾隆初定金爿土司記》。
———————————————————————————————
乾隆十七年 (1752年) ,冶大雄子繼鈞去常德接家眷,途中私借回民銀兩,有玷官箴,冶大雄知事不可掩蓋,奏聞。上以其“先行奏參取巧”,革提督職,降為哈密總兵。二十年正月,又署安西提督,四月赴巴里坤驗馬駝軍糧。冶大雄疏報馬四千余匹,后派人去領,只得千九百余匹,且途中死亡很多。上以“并未查明實數,冒昧其報”,交部議。二十一年(175 6年) 正月,陜甘總督黃廷桂復劾冶大雄,“遇事不能悉心酌籌,任性推倭,托詞取巧,又將科豆議裁,致解營馬匹倒斃不堪. ①部議解職,逮京師治罪。四月行至西安,冶大雄卒于途。
——————————————————————————————
①《清史稿》卷三—一《任舉傳》。
②③《清史稿》卷三—-《冶大雄傳》.
——————————————————————————————
治大雄一生征戰,有對羅卜藏丹津、準噶爾的進剿,也有對苗瑤等少數民族的用兵。有時遇事考慮很細致,如兵糧領取、藏北設防;有時又疏忽大意,如巴里坤驗馬,對其子管束等。幾度沉浮,功過參雜,難以數學加減法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