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是在24年內零星下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其中有些章節是在先知遷都到麥地那之前在麥加下降的;另一些章節則是在遷都后,在麥地那下降的,也有的是在先知參加戰役中下降的,因此,這些經文即不是在麥加下降的,也不是在麥地那下降的,例如第48章是在麥加與麥地那之間的候待比葉戰役下降的。此外還有的章節是在白天下降的,也有的是在夜晚下降的。
麥加章與麥地那章的區別:根據先知在麥加和麥地那所處的背景不同,因此,在麥加與麥地那下降的經文之間故然會有一些區別,先知在麥加時期是伊斯蘭教宣教的初期,當時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很少。因此,在這一時期下降的經文多半是關于信仰基礎方面的。先知遷都到麥地那后,在那里建立了伊斯蘭政府,在這一時期下降的經文大多是關于社會法律方面的。此外麥加章比較短,因為信教的穆斯林人數很少,經常遭到多神教徒的迫害,只能秘密到先知家里學習經文,加以背記,因此經文短,容易背記。然而在麥地那的情況則不是這樣,因為此時穆斯林可以自由地誦讀和學習《古蘭經》,而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干涉,因此在這一時期下降的經文比較長。
學者們在給麥加章和麥地那章下定義時,各有所異,總體來說有三種主張:
1、麥加章指的是先知遷都之前下降的經文;麥地那章指的是先知遷都之后下降的經文,而不論是在麥地那下降的還是在麥加下降的,還是在出征中下降的。據伊本·阿巴斯的傳述:“有一章是在麥加開始下降的,我把它記錄在麥加章中,凡是后面下降的有關這一章的經文,都被記錄在了這一章中。”從這一段傳述中可以看出,麥加章有些經文是在麥地那下降的;麥地那章的有些經文是在麥加下降的。
2、凡是在麥加下降的就稱之為麥加章,即便是在遷都以后也罷;凡是在麥地那下降的就稱之為麥地那章,而在戰役中,或征途中下降的經文不能用麥加章或麥地那章來稱呼。例如第49章第13節是在打開麥加時在麥加下降的,雖在遷都后,但被列為麥加章。
3、麥加章指的是針對麥加的多神教徒而下降的經文;麥地那章指的是針對麥地那人下降的經文。比如,第16章是在麥地那下降的,但是經文是針對麥加的人而下降的,因此是麥加章。再如第9章也是在麥地那下降的,但是針對麥加的多神教徒而下降的,因此是麥加章。又如第4章是在麥加下降的,但是針對麥地那的人們,因此是麥地那章。
上述三種說法和主張,第一種比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