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是一個重視人際交往,強調人情和提倡道德的宗教。先知穆罕默德說:“宗教就是人際交往。”又說:“我的使命只是為了完美人類的道德。”認為穆斯林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才能獲得兩世吉慶。
所謂人際交往禮儀,就是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會現象,其范圍包括社會、家庭、日常生活、為人處事等方面。
《古蘭經》所倡導人際交往原則是要誠實守信、克己忍耐、寬恕待人、相互幫助、謙讓利人、語言優美、結交好人賢達、重視禮節,提倡禮遇等。
伊斯蘭教非常注重人際交往的禮節,倡導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彬彬有禮,穆斯林常見的交往禮儀有:
一、問候。即說“賽倆目”,并把穆斯林相見互致“賽倆目”定為主命圣行。“平安!這是從至慈主發出的祝辭。”(《古蘭經》36:58)穆圣說:“見面時先致以問候者最接近安拉。”因此,互致“賽倆目”在穆斯林的人際交往當中,是最尊貴的禮儀和最親切的問候。問候時應注意:主動道安;先道安,后談話;認識的與不認識的相同對待;可代人道安;和顏悅色;不給壞人道安;分手也要有相同的問候等。
二、握手。相傳,穆圣和他人握手的時候,決不先放開對方的手,直到對方松手;又說,凡有兩個信士見面握手,在未分手時,真主便饒恕他們。
三、擁抱。如果關系親密,且分手已久,行擁抱禮是不可缺少的,當然,這僅限于同性或親屬之間。據說,當時有人問艾卜•贊爾:你們見穆圣時,他同你們握手嗎?他說:“每次見面,總握手。一日他派人叫我,我不在,回來聽說,馬上前去,他正在床上。他擁抱了我,我感覺很親切。”
四、親吻。可親吻手、臉頰或身體。尤其對隨從的小孩更應親吻。
五、回答噴嚏。穆圣說,在任何情況下,打噴嚏者均應念:感贊詞,別人回念:愿真主慈憫你,打噴嚏者再念:愿真主啟迪你,萬事如意。
六、在別人面前打哈欠或噴嚏時,應用右手掩蓋住嘴。這樣,一是為尊重對方,二是為遮蓋自己的丑陋。
七、凡事從右起、用右手。如端茶、遞物、穿衣、進寺、進食等,因為“穆圣喜歡一切善事從右始。”
八、進門先請示,被問應報名。當主人問你是誰時,不要說“我“,而應主動報自己的姓名。因為那樣不禮貌,穆圣不喜歡。
九、同別人一起用餐,應先吃離自己最近的飯菜。
十、好客。穆斯林向來就有好客的傳統,被邀請的客人應受到尊重,說話要親切、溫暖,讓客人如同到了自己的家一樣。人際交往禮儀還涉及到一些細節,“如果你們發現別人家里沒人,就不要進去,直到你們獲得許可。”(《古蘭經》24:28)在親友家做客或其他場所“應當節制你的步伐,抑制你的聲音。”(《古蘭經》31:19)穆圣說:“信仰安拉及末日者應給客人應有的接待。”有位弟子問穆圣:“安拉的使者啊!什么是對客人應有的接待?”穆圣回答說:“他可以待一天或住一夜,三天之內他都是客人,享受熱情地接待。超過三天,便是對他的施舍。”在他人家做客,一般以三日為限,防止給主人增添負擔??腿艘膊粦岢鲞^分的要求。圣訓規定,客人不要超過接待的期限,要尊重主人的家庭生活,不能侵犯別人的家庭和住宅。穆圣說:“你們誰拜訪他人之宅,求見三次而未得允許,應當返回。”
十一、讓座。在公眾場合,不能強迫別人讓座。據伊本•歐麥爾說,穆圣說:“一個人不要讓別人從座位上站起來,而后自己坐下。”在公共場所,盡可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免影響別人。
十二、尊重人。在與人交往時“不要為藐視眾人而轉臉,不要洋洋得意地在大地上行走。”(《古蘭經》31:18)當穆圣聽到某人犯錯時,從不說“某人怎樣”,只說“某些人怎樣”。尊重人是伊斯蘭教人際交往禮儀的重要部分。尊重別人的信仰更是穆斯林在人際交往中必須注意的。
十三、認真靜聽別人的的講話,不要打斷或中間插話。講話之人要語言清晰,明白,以便眾人理解。阿一莎說:“穆圣講話時,句句分明,每個聽眾都能理解其含義。”《艾卜達吾德圣訓輯錄》講話之人要面容和藹,說話善良。穆圣說:“你們不要輕視任何小的善行,即使是面帶微笑地迎接穆斯林弟兄這件小事,也不要忽視。”《穆斯林圣訓輯錄》
十四、不和有不良陋習的人來往。如吸煙、酗酒、賭博、嫖娼、偷盜之人,要遠離壞人壞事,也不要無原則的與非穆斯林交往。參加禮拜和做客,集體活動或聚會時忌食生蔥,生蒜和韭菜等,因其有難聞的惡味,令聞者不快。穆圣說:“誰吃生蔥,生蒜一類東西,當遠離人,呆在家中。”
十五、遠離不道德的言行。伊斯蘭教認為不道德的言行,如作偽證、說謊、誣蔑、進讒言、誹謗并以諢名相稱、猜疑、嫉妒、偵探他人的隱私等,會給人際關系帶來惡果,產生人與人之間不信任,制造社會混亂,伊斯蘭教的人際關系應該是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尊重他人,傳播友誼,和睦相處的一種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
十六、人際交往要忠誠。穆圣說:“的確宗教就是忠誠。”眾人問:“對誰忠誠?”穆圣說:對真主忠誠、對圣人忠誠、對經典忠誠、對領袖忠誠、對大眾忠誠。”穆圣在解釋怎樣對大眾忠誠時說:“對大眾忠誠就是不要把自己所不欲的事情強加給他人,在大眾之間進行調和,永遠不脫離大眾。”待人忠誠是每個穆斯林應具有的懿行。因此,具備正信的穆斯林都需要做到對人忠誠。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忠誠,需要互助。凡是與人交往,一定要講情義、謙和、忍讓、寬恕、博愛、誠實;應當拋棄虛偽、杜絕歧視。穆圣批評那些無中生有、造謠惑眾的人說:“那些唯恐天下不亂而挑撥是非者,是真主驅逐的‘篩托尼’(惡魔)。”;
與人交往時,伊斯蘭教還特別強調睦鄰、親鄰,《古蘭經》要求人們“親愛近鄰、遠鄰。”“近鄰”和“遠鄰”既指穆斯林,也包括非穆斯林。穆圣嚴禁傷害鄰居,他曾連續三次說“他沒有信仰!”其弟子問到誰沒有信仰?他說:“就是傷害鄰居,使之不得安寧的人。”
綜上所述,伊斯蘭教在《古蘭經》和圣訓的指導下,要求穆斯林在人際交往中,遵守社會公德,儀表端莊,對人講禮貌,提倡文明行為。人與人的交往當中,要彬彬有禮。我們每個穆斯林都要從實際出發,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伊斯蘭教倡導的人際交往禮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滲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融入到精神文明的創建活動中去,因此我們說,伊斯蘭的人際交往禮儀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