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天橋區伊斯蘭教
◆于連亮
天橋區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人口約有1.6萬人,有回族、維族等3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堤口莊社區、濼口社區、安樂鎮社區、老寨村、小寨村。全區有五坊清真寺,即堤口清真寺、濼口清真寺、藥山清真寺、老寨村清真寺、小寨村清真寺。1997年,選舉產生區伊斯蘭教協會,由7人組成。
清真寺硬件建設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全區少數民族村居經濟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少數民族群眾物質文化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由此帶動了全區伊斯蘭教事業的全面協調健康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5坊清真寺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維修重建和擴建,各坊清真寺展現出新的風貌,確保了全區廣大穆斯林群眾宗教活動的有序開展。
老寨村清真寺:2003年7月,老寨村村民自愿捐款9萬元,經過40多天的施工,完成了150平方米的水房子建設。2005年村民自愿捐款24萬余元,重建了北講堂、大殿、大門等,至此老寨村清真寺建設基本告一段落。小寨村清真寺:2005年小寨村村民自愿募集資金7萬元,擴建了北講堂。2007年村民自愿募集資金18萬元,建成150平方米太陽能水房子,重建了120平方米雙耳房,寺院內外鋪設了地面磚200多平方米,為穆斯林群眾宗教活動提供了安全優良的環境。堤口清真寺:2007年7月,堤口莊社區穆斯林自愿捐款18萬元擴建了禮拜大殿,在原來基礎上面積擴大了1倍;同時,安裝了5臺柜式空調,更換了地毯,這是該清真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維修。濼口清真寺:2003年,濼口社區穆斯林自愿捐款5萬元,新建了一處小型殯儀館。2007年穆斯林自愿捐款18萬元,對大殿、北講堂、寺院環境進行了全面徹底的維修。藥山清真寺:2003年,藥山清真寺在居兩委會的支持下,籌資40余萬元,重建了上下兩層200平方米新式清真寺,這是藥山清真寺歷史上建成的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清真寺。
清真寺軟件建設
近年來,天橋區伊斯蘭教協會認真貫徹《宗教事務條例》和山東省伊斯蘭教協會5個辦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走出了一條符合天橋區特色的伊斯蘭教發展道路。
加強寺管會班子建設:根據天橋區多年的工作實踐,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自2003年起,5個民族村居的清真寺寺管會主任普遍實行了由村居委會主任兼任的制度。5年來,天橋區5坊清真寺在軟硬件建設上所發生的翻天地覆變化,充分地說明了這一制度的可行性、科學性。同時,天橋區民族宗教辦公室和區伊斯蘭教協會,加大了對寺管會班子成員的培訓力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政策法規和業務培訓。
加強清真寺制度建設:1、學習制度:為建設學習型清真寺,每個清真寺堅持每周學習一次,做到了時間、內容、人員、效果四落實。2、財務制度:財務管理是清真寺管理的重中之重,為此,區伊斯蘭教協會要求各清真寺必須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并確定每年開齋節后,集中進行財務審查工作。目前,5坊清真寺都設有財務賬目,都能定期公布財務收支情況。濼口清真寺寺管會認真落實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公開。每年在歡慶蓋德爾夜的穆斯林群眾聚會上,當著眾穆斯林的面,一條一條地念給他們聽,還將賬目公示7天,接受大家監督。3、安全制度:為了確保清真寺安全,建立健全宗教場所安全制度是各清真寺寺管會的首要任務。目前,各清真寺都制定了安全制度,配備了消防器材,培訓了消防骨干,建立了值班人員交接登記本。4、文物保護制度:目前,天橋區5坊清真寺中,一處為市級古建筑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各文物所在的寺管會都根據文物保護法的精神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5、考核講評制度:如濼口清真寺寺管會每半年對教職人員進行一次考核講評,通過考核講評促使教職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加強教職人員隊伍建設:天橋區伊斯蘭教協會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對教職人員提出的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三條標準,狠抓教職人員隊伍建設,他們認識到抓住了教職人員隊伍建設,就是抓住了伊斯蘭教工作的核心。工作中區民族宗教辦公室、區伊協協調指導各寺管會嚴把教職人員入口關,在選人上改變過去暗箱操作和少數人說了算的做法,采取公開透明、寺管會集體研究、報請上級伊協把關以及試用的辦法。對簽定了正式聘書的阿訇,大膽使用,充分發揮阿訇串百家門,了百家事的職能及清真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讓阿訇在講經的同時向村民講法說德。對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阿訇積極向各級愛國宗教團體和政協組織推薦。目前,全區有2名阿訇擔任區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2名阿訇擔任區政協委員。2006年初,濼口清真寺寺管會對兩位表現較差的阿訇采取堅決辭退的措施,對全區各清真寺阿訇隊伍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和諧的果實
天橋區伊斯蘭教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收到了顯著成果。特別是天橋區在少數民族村開展“法德并舉,立體幫扶”活動中,老寨村清真寺、小寨村清真寺成為三個普法陣地之一,阿訇兼任起了法制道德宣傳員,為“法德并舉,立體幫扶”活動的開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中阿訇舉辦各種講座30多場次,聽眾達數千人;調解平息各種矛盾數10起。堤口清真寺左長軍阿訇當得知本居一金姓青年患重病無錢醫治時,帶頭在清真寺發起捐款活動,全居穆斯林們紛紛慷慨解囊,為該青年募集資金3500多元。小寨村一村民重病住院需要幾十萬元治療費,病人準備放棄治療時,小寨村全體穆斯林伸出援助之手,當天就捐款15萬元,為挽救病人提供了經費支持。2006年5月,一位新疆維族青年不幸在天橋醫院歸真,濼口清真寺寺管會一班人和眾穆斯林為該青年人無償提供墓地,舉行葬禮。此事得到了省市區各級宗教部門領導和穆斯林群眾的好評。
(作者系濟南市天橋區民族宗教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