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方面的本質系由心智、理性或靈性所構成。伊斯蘭教對這方面極為重視,并且還將人類智力的架構建筑在極其完善的基礎之上,茲將這些基礎概略分述如下:
(一)真正的知識乃是植基于從[經驗]或[試驗]或二者而獲得的明確證據與無可置辯的跡象之上。就此點而言,我們可以大膽而且毫無疑問地說,[古蘭天經]乃是第一部囑咐世人要經由經驗與試驗、深思與觀察而熱心探求知識的偉大經典。事實上,它是要求每位穆斯林男女努力求取多方面知識并探索真理的一項神圣旨諭。大自然與整個宇宙全都是始終敞開著的知識與真理的寶庫,而古蘭天經則是明白指出此等豐富之知識資源的第一部經典。它并不接受舉凡沒有任何證據作為支持的所謂[天生真理]或[當然事實]。就我們所知,[古蘭]乃是第一部說出如下之雋語的經典:對于任何斷語或論點都要求足以支持的證據以及[為什么](參見古蘭:2章211節以及21章24節)。
古蘭經本身就是項極其杰出的知識方面的挑戰;它向人類的知識挑戰,看看以人類的知識能否駁倒古蘭當中的任何一項真理,或創造出任何一段與古蘭內容相同的文字。讀者諸君無論翻開古蘭當中任何的一章,都會發現它在熱切地冀求你去從那大自然的無盡資源中探索知識。伊斯蘭教義的觀點認為,對真正知識作奉獻,就是在以一種最誠摯的補償之心,對真主安拉作奉獻。
(二)有關此點的第二部分就是歸信安拉——那永不枯竭的知識源泉,和那洞悉無限思想領域的超凡能力。在伊斯蘭教中。歸信安拉就是整個宗教架構的基礎。但是為了這歸信安拉一事確實有效起見,伊斯蘭教義乃要求穆斯林應將此事植基于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之上。于是,若無知識上的 適當投注,即無法獲致此種效果。在心智方面任何停滯不前或漠不關心的態度,以及在見識方面任何狹隘短淺的眼光,都不可能會達到認識最高的真理安拉,獲致真正之信仰的境界。
伊斯蘭教不承認經由盲目之模仿而獲得的信仰,亦不承認那不分青紅皂白地一股腦兒接收下來的信仰。就穆斯林的知識生活方面而言,此項事實極為重要。伊斯蘭教要求吾人應歸信安拉;古蘭經文中更有無數的章節呼吁世人要堅信安拉。然而這些詞語的意義乃是在設法以鼓動、規動、呼吁、要求之方式,喚醒世間的知識分子去覺悟、思考、反省、深思。古蘭經確是向世人透露了若干重要的真理以及若干有關真主安拉的事,而在此同時,它的確是不希望穆斯林的行為舉止像一名不努力求上進的懶漢。它希望一個人能經由認真的學習和勤懇的努力來充實他在知識方面的財富,從而可在知識方面有所依恃。[所謂來得容易,去得容易],因此伊斯蘭教并不贊同輕易建立起來的信仰,因為它既然來得容易,就會去得容易。伊斯蘭教希望歸信安拉一事既要有效又須持久,要在吾人內心中的每個角落閃現光芒,要在吾穆斯林生活的每一方面展現效益。很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仰自無法達到這種境界,而伊斯蘭教亦不接收任何打了折扣的信仰。
既然伊斯蘭教所要求歸信安拉一事系著重以知識與研究作為基礎,因此它亦就在知識分子面前敞開了通往各種思想領域的大門,讓他們作盡可能深入的探索鉆研。對于那些企圖尋求知識開拓自己見識并增廣自己智慧的自由思想者,它并未設下任何的限制。它甚至還鼓動他們借助于一切只要是純理性的或是純實驗的求知方法。伊斯蘭教以此種規勸 筵請的方式,不啻顯示出它對知識分子之能力的高度敬重與依賴,以及希望知識分子的頭腦不受任何禁固所束縛或任何有形物體所局限之殷切。它希望提升每一[個人]的品位,并使他能夠具備自信心,和超凡入圣的能力,以拓展他思想的領域,朝所有各個方面邁進,諸如:實體的與抽象的、科學的與哲學的、直觀的與實驗的、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等等。這就是[歸信安拉]一事如何充實知識分子之心智,使其精神生活繁榮、興盛、豐腴之道。假使某個人的精神活動與智力活動能按照上述伊斯蘭教的教旨向前推進,則他的內在的本質本性就將越于完美和健全。而當一個人的內在達到安全隱妥與完美健全之境時,他的外在的生活亦將致于同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