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是民間傳統的冬令進補季節,北京的一些小吃攤位上,身著民族服飾的服務員向食客叫賣蒙古大串烤肉。
常言道,“冬令進補、三春打虎”。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專家指出,冬季是陰寒較重的時候,老年人易陽氣不足,氣血流通緩慢。
專家表示,冬季寒冷干燥,體質相對較弱的老年人,陽氣更易虛,怕冷就是其中的具體表現之一。
“外避寒、內溫補”是老年人養生的必修功課之一。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多吃些羊肉、韭菜、生姜等溫性食物來滋補陽氣,也可適當進食雞、鴨等熱量稍高的東西,但肥肉還是少吃點比較好。此外,專家建議老人多喝豆漿、牛奶,血糖不高的人可以喝點蜂蜜。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崩夏耆藱C體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疾病很可能趁虛而入,適當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打打太極,練練氣功,慢走,參加集體活動等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
專家提醒,外出及運動時一定要注意保暖,最好把帽子和手套都戴上,避免受涼感冒。
從日常保健方面,自我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老年人也是非常有利的。老年人平時自然地搓搓雙手,揉揉雙腳,用手指捋捋頭皮,按按頭部穴位及腳底穴位,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還應注意精神調養,保持心態平和,努力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