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寧夏穆斯林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個體私營企業為主體,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回族服飾、清真餐飲、回鄉文化旅游等為主要內容,面向區內外廣大穆斯林群眾的穆斯林產業及服務業,成為寧夏正在興起的特色優勢產業。馬國權委員在全國兩會上提交提案,建議加快寧夏穆斯林產業建設。
馬國權委員認為目前,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主要國家有57個,人口達13億,寧夏作為“回族之鄉”,應發揮民族品牌優勢,面向國際國內市場,引進國際知名的大企業和品牌,整合各類資源,創新發展思路,以寧夏銀川市和吳忠市為核心區,以清真食品業、清真餐飲業、穆斯林服飾及用品業、回族醫藥業、穆斯林文化民俗旅游業為支柱產業,加快寧夏穆斯林經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努力做大做強寧夏穆斯林產業,使寧夏成為我國著名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產集散地,并積極爭取打入國際市場,使產品覆蓋主要伊斯蘭國家,成為穆斯林世界重要的食品、用品生產基地之一。
為實現這一目標,馬國權委員建議:
國家民委及食品衛生等相關部門,應盡快健全和制定與穆斯林國家接軌的清真產品(食品及用品)國家標準,以規范清真產品的生產,使我國的相關企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盡快建設全國性的穆斯林產業發展公共技術信息平臺,為國家與國家之間、各省各地區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研發機構與企業信息交流、開展合作提供一個便捷渠道和平臺。國家應設立穆斯林特色經濟的專項發展資金,對西部貧苦地區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產經營企業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鑒于寧夏在穆斯林國家和地區中的特殊影響,并考慮其為西部落后省份,建議將寧夏列為國家級清真肉制品、清真乳制品生產基地和清真食品物流中心,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資金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