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生活方式的改變,現代工業產品的不斷滲入,農村的生活垃圾正日益‘城市化’,而農民生活習慣卻還沒有改變,隨意傾倒而沒有收集或處理的現象較為嚴重,再加上配套設施的建設遠未跟上,就導致農村公共環境每況愈下。”全國政協委員、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呼吁,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公共環境設施和服務網絡要向農村延伸,探索一條新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子。
洪梅香說,與城市相比,由于底子薄、基礎差,當前我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后,環境安全隱患與問題突出。
洪梅香建議,加強鎮村、街道公共環境的規劃和相應的制度建設,對農村農居點、小城鎮建設進行規劃時,重點應將防治污染與垃圾處理納入規劃中。同時,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盡快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因地制宜地制定行政法規,依法規范管理農村垃圾和污染物的處理和利用。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采用補貼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污染物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給予扶持。
洪梅香還建議,通過各種途徑,向農民群眾宣傳環境保護、村鎮規劃、公共衛生等知識,讓農民了解環境污染和農村垃圾的危害性,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