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芳——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山東伊斯蘭教協會會長
丁文方:回族 男 1932年6月出生
大學學歷 無黨派人士 職稱研究員
著作 回族抗倭名將--左寶貴 有悔無恨等
籍貫山東濟陽
職務: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 山東省政協常委 (第九屆省政協副主席) 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山東省伊協會長 原濟南大學校長教授
錄入中國機構及領導人資料庫 長期從事少數民族心理學研究
身處逆境:堅持讀書、鍛煉身體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以此磨練自己的意志,堅持讀書,堅持鍛煉身體,讓智慧在生命的底層等待;順境來了,自然就會綻放光芒。
1966年,正在山東大學中文系任講師的丁文方,與大多數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被下放農村勞動改造。但與別人不一樣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里,丁文方從沒放棄讀書與鍛煉身體。白天勞動,晚上再怎么累也要堅持讀書;有時候白天遭了批斗,晚上讀書的愿望更強烈了。他回憶說:“我想不通自己為什么會被打成‘反革命’,于是就通過晚上讀書來尋找答案。”堅持讀書,讓丁文方在動蕩的歲月里感到充實,也讓他眼明心亮,堅信眼前國家出現的混亂局面是暫時的。而堅持鍛煉身體,則不僅給丁文方帶來了健康的體魄,更給他帶來了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正是有了這10年的積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恢復講臺生涯的丁文方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收獲期。當時,他一周講20多節課,同時還兼著系領導的工作。更讓人驚嘆的是,在繁重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之余,他還鍥而不舍地進行了大量的文學創作。到1998年,他一共出版了4部學術專著、3部長篇小說,被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圓了自己的“作家夢”。
回憶往昔,丁老非常強調的一點就是: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都要堅持鍛煉身體。否則,當機遇來臨時,就可能無法順著命運的敲門聲,勇敢地打開大門,去適應新的繁忙的工作節奏。
從教授到校長:不辱使命籌建濟南大學既然組織上要我作出新的選擇,那我有什么理由猶豫和推辭呢?我拼上老命,也要把濟南大學高水平地建起來。
1986年,正當54歲的丁文方以“減去10歲”的干勁在山大歷史系忘我地工作時,一個轉折在不期然間降臨了。濟南市委要他出任正在籌建中的濟南大學校長。
放棄山大得心應手的教學和科研事業,轉行去負責一所新大學的籌建,對于年過半百的丁文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漫步在山大美麗的校園里,丁文方感慨萬千:從讀預科開始,直至做到教授,他在這個省內最高學府呆了32年,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是在這里度過的。現在,突然讓他離開這里,還真是有些舍不得。
他想起了祖父———一位虔誠的穆斯林。祖父是丁文方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小時候,祖父經常跟他唱《滿江紅》,告訴他沒有國家就沒有小家。希望他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一個時刻想著對國家有所作為的人。如今,組織上作出這樣的安排,不就是給了自己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嗎?既然組織上要自己作出這樣的選擇,那自己有什么理由推辭呢?
帶著組織的期望與囑托,也帶著深深的使命感,丁文方來到濟南南郊那片片瓦沒有的空地上,以54歲的年齡重新開辟新的事業。
在籌建濟南大學的3年里,丁文方幾乎很少在晚上10點前回家。“我拼上老命,也要把濟南大學高水平地建起來”,成了丁文方激勵自己的口頭禪,也成了他內心中不滅的信念。在籌建濟南大學的過程中,讓丁文方最發愁的是資金。有一次,為了要到錢,他甚至背著鋪蓋卷來到濟南市財政局局長辦公室。有志者,事竟成。3年后,在丁文方堅韌不拔的努力下,也在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一座現代化水準的新興大學———濟南大學,終于如期建成,首批招生3000多人,實現了丁文方拼著老命也要建成高水平大學的夢想。
榮任省伊協會長:著力培養年輕宗教人才接到新任務的丁文方,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再次通讀了一遍《古蘭經》,這次通讀《古蘭經》,受到了很多新的啟發。
1994年,62歲的丁文方從濟南大學校長的位置上退休了。組織上批準他退休的那天,他擺了3桌酒席宴請親朋老友。“當時就是感覺一下子放松了,這下該好好享點清福了。奮斗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就想和老伴、小孫子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帶他們去逛逛公園、看看趵突泉……”
人生的轉折,總是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回到家還沒有呆上幾天的丁文方,又一次讓人請了出來。這一次他被推選為山東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丁文方心想,自己盡管做過教授、當過大學校長,但只是一個普通的穆斯林,從來沒有在宗教團體工作過,能夠挑得起山東省伊協會長這副重擔嗎?
猶豫歸猶豫,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又渴望著發揮余熱。接到新任務的丁文方,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再次通讀一遍《古蘭經》。這次通讀《古蘭經》,使他有了很多新的啟發。
作為一個大學校長出身的伊協會長,他意識到人才培養對于伊協這樣一個宗教團體是多么的重要。有一次,他出席全省各宗教教職人員會議,細心的丁文方發現,基督教、天主教的教職人員文化水平很高,而伊斯蘭教的教職人員不僅年齡結構偏大,而且文化水平相對薄弱。這讓他感到十分憂心,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培養年輕一代伊斯蘭教人才放在自己工作的突出位置。他選派了一批年輕的初中、高中畢業的回民青年,到伊斯蘭教經學院學習。同時,又多次組織全省伊斯蘭教教職人員培訓班,對全省800多名阿訇進行集中培訓。近年來,山東省已經涌現出了一批高素質的年輕阿訇,他們在平常的講經宣教中能夠結合實際,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引導穆斯林愛國愛教、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丁文方說,從教授、大學校長到伊協會長,我經歷了不同的職位轉換。原來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我一直注重學習新知識,以良好的心態和性格,迎接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這幾年,我始終沒有離開人才培養這個大方向,國以人興,政以才治,新一代優秀人才的茁壯成長,有利于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
丁委員參政議政故事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二次會議上,丁文方委員圍繞理論學習和年輕一代宗教界人士的培養教育問題積極建言,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在2006年的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丁文方委員向大會提交了兩件提案:一是建議降低藥品價格、制止違法虛假醫療廣告。二是建議增加火車臥鋪數量。這兩件提案,都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關系到千萬人的福祉。
2001年擔任山東省政協委員的丁文方,至今寫了13份提案,都得到了很好的答復,涉及到教育、民族宗教、醫療衛生、交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