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6月19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17分報道,進入6月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多雨季節,降水集中劇烈,特別是大風和冰雹讓不少地區面臨沉重壓力,河南和安徽的部分地區已經受災。
今年6月3號晚上,河南省商丘市普遍遭受本市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狂風、暴雨、雷電襲擊,短時最大風力達到11級以上。災害天氣給商丘市帶來巨大損失, 20人因災死亡,居民住房倒塌7094間,直接經濟損失19.5億多元,特別是新收的小麥也因雨水而出現霉變現象,更讓受災群眾雪上加霜。目前商丘市救災工作仍在進行中,請聽中央臺記者任磊萍、商丘臺記者江傳鋒、王萍發來的報道:
這場嚴重的暴風雨災害突如其來,大風暴雨整整肆虐了兩個多小時風雨過后,人們發現房屋被刮倒,麥子被水泡,一夜之間失去了家園。劉明是寧陵縣城郊鄉陳莊村的一名農民,災情發生后,他家的三間房子被大樹砸塌,雖然當地黨委、政府給他安排了臨時住所,但如何修建新房成了他和家人的心病。
劉明:“它這個災難太突然了,在農村蓋房子最少攢個十來年。我家里沒一點準備連個新磚都沒有,什么都沒有,突然把我家房子砸歪,我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把它建起來?!?/P>
和劉明情況一樣的在他們村子還有好幾家,村支書郭素玲今年已經60多歲了,她在困難面前從來沒有低過頭,帶領全村群眾邁過了無數個溝溝坎坎,但這次災害讓她面對記者的話筒泣不成聲:
郭素玲說:“基本家家戶戶都受災,小麥全部癱瘓完。(哭)我也心里挺難過,沒辦法。(嗚咽)我干村支書就要對他們(村民)負起責任來?!?/P>
災情發生后,商丘市各級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組織災區群眾抗災救災、開展生產自救和互助互濟活動,保持了災區社會穩定。但是,面對巨大的災情,商丘市目前面臨的救災救濟任務還相當重。根據調查統計,截至6月18日16時,受傷人員中仍有38人在住院治療,6086間倒塌房屋亟待恢復重建,緊急轉移人員中1551人因為沒有房屋無法返回自家居住,7511座受損蔬菜大棚需要修復。特備是由于大雨來得猛烈,剛剛搶收的小麥因為倒伏品質受到影響,部分麥子達不到國家糧食收購的標準,農民無法出售手中的余糧,這成了當地救災的重點和難題,救災資金缺口在千萬元以上。
商丘市民政局局長徐效仁說:“民政部門正在制定援建方案,我們正在逐戶進行核實,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政府會拿出錢來幫助災民建房。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拿出一部分錢來,要確保災民有房住。我們提出初步目標:要在秋收之前大頭落地,保證災民在入冬之前搬進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