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對轉型國家的反政府事件總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它們對伊朗出現騷亂的反應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一周多來,整個西方社會的情緒一直在升騰,多個國家的民眾上街示威,表示聲援伊朗反對派;不少西方政界人士、社會名流激情洋溢,頻頻借此亮相,生怕錯過了表態的機會;連一直以來很謹慎的美國總統奧巴馬20日也出來聲明,稱伊朗當前政府的行為是“暴力和非正義的”。
暫且假設這些人的本意,就像西方媒體所表白的那樣,是為了促進伊朗政治和社會的發展,那么他們鼓動伊朗社會對立和騷亂的態度也對整個中東形成強烈刺激。美國媒體對他國動蕩的興奮勁頭,抵消了奧巴馬政府一度的表面克制,不利于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和解。而對于過去幾年的美國中東政策,美國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新著《美國處在十字路口》中,有這樣的反思:“華盛頓對中東國家政治變革的強烈推動,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觀察一下伊朗總統選舉后西方媒體的報道,就不難發現它們深深卷入,并成為這場危機的“一部分”。先是西方某大報在沒有任何可靠消息源和證據的情況下,擅自宣稱伊朗選舉有舞弊;接著,大量明顯偏向于伊朗反對派的報道,營造了一種“只要反對派堅持示威下去,選舉結果就會被顛覆”的輿論導向。隨后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遞的各種信息,又不斷給騷亂火上澆油。
西方媒體習慣于強調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之外,還有媒體的責任。這些年來美國與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很緊張,很多人以為這是布什政府的政策使然,其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媒體塑造的伊斯蘭形象出了問題。這也是最值得美國媒體反思而又沒有引起足夠反思的地方。
伊朗是一個處于轉型中的國家,在國家道路選擇的政治判斷力上并不穩定。西方媒體需要對這樣的國家出現的變化做出謹慎的評估,尊重這些國家的選擇,而不是直接參與塑造這些國家的政局。過去一味對伊斯蘭文明的丑化和妖魔化,會火上澆油,現在,這種一廂情愿的價值趨向,希冀于反對派的革命來影響轉型國家的政局,同樣也是危險的。最終反倒可能增加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對立。
的確,在信息化時代,西方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具有更大的沖擊力,常常會對轉型國家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許多時候,這種報道也會因此而形成極大的誘惑性和干擾力,嚴重誤導國際社會的情緒,并有可能使轉型國家陷入新的動亂。這同時也不能不讓人懷疑,某些西方媒體究竟是懷著什么樣的一種情緒來報道世界的。
當前,西方與伊斯蘭國家正處于和解過程。這次西方媒體“幫倒忙”顯然不利于和解。要真正消融中東國家的不信任感,西方媒體需要理解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轉型國家的文化和政治發展脈絡,而不要總是期待別人家里會發生自己所希望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