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賈楠 王曉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表的《新疆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說,新疆文物古跡遺址十分豐富。截至2008年,新疆已發現文物點400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
白皮書表示,國家重視對新疆文物古跡的保護和修繕,文物保護立法、考古調查發掘、文物維修保護、博物陳列等取得重要進展。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指導下,自治區對重點文物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搶救維修。一批代表維吾爾、蒙古、回、錫伯等少數民族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的著名建筑,得到了妥善維修和保護。
據白皮書介紹,近年來,國家對喀什等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取得重要進展。喀什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重鎮,城市風貌和地域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但喀什處于地震多發區,老城區房屋大都簡陋、陳舊,抗震及防火能力極差。2009年2月,國家正式對喀什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計劃立項,預計投入30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要求對其進行保護性修繕。古城改造重視對原有風貌的保護,改造后的建筑形式將保留原有建筑特征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