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6日宣布入股蒙牛,將以70%持股與厚樸基金成立一家新公司,在以61億元港幣認購新股、向老股東認購既有股本后,將以20%股份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牛根生套現9.55億
7月6日,以17.6元的價格,牛根生將其實際控制的近10%的蒙牛股份,配售給中糧和厚樸基金成立的一家公司。
交易中格外醒目的是,這筆總共30.58億的配售中,包含了由牛根生掌控的老牛基金會全部3.48%的股份。牛根生通過這個部分套現9.55億。
配售只是這筆總額達61億港元交易的一半。另一半是,蒙牛同時還增發攤薄后的10.01%的新股給上述公司。
這意味著中糧實際控制了蒙牛20%的股份,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牛根生及其團隊則只有交易后15.18%的股份。
這一結果使得蒙牛的身份開始模糊:國資、民資和外資的界限以這種逆向操作方式被打破。
蒙牛其實很差錢
通過增發新股,上市公司蒙牛乳業將獲得30.58億港元的現金。
“引入中糧,還出讓大股東地位,這背后是蒙牛乳業巨大的資金壓力。”原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說。
據王丁棉觀察,在三聚氰胺事件和“OMP事件”的雙重打擊之下,蒙牛資金缺口高達20-30億人民幣。
僅僅8個月前,蒙牛乳業董事長牛根生為避免蒙牛乳業被外資收購的風險,四處求援,甚至淚灑“萬言書”。
交易若最后達成,交易金額將達到30.58億,這是自1999年蒙牛成立以來,牛根生及其團隊的最大套現行動。套現的動機及去向同樣令人關注。
牛根生與寧高寧
中糧入主蒙牛,如此大買賣最后的成交,很可能就發生在寧高寧幾天前的那一段內蒙古之行中。
6月30日,中糧可口可樂位于內蒙古的瓶裝廠在呼和浩特市和林盛樂經濟園區正式奠基。據當地媒體報道,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內蒙古)有限公司位于蒙牛工業園區以東100米處,兩家公司僅一街之隔。
據悉,中糧可口可樂所以入駐此園區,也得益于蒙牛董事長牛根生從今年3月開始的牽線搭橋和極力邀請。寧高寧本人在奠基儀式上曾毫不掩飾地表示,和蒙牛為鄰很高興,并多次提及和蒙牛為鄰的幾大益處。
2006年底,寧高寧到中糧走馬上任便提出了“有限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在此后接受記者采訪中,寧高寧就此思路的解釋中專門提到了蒙牛。他稱自己在去蒙牛參觀牛根生的新工廠時,發現有兩行標語:“一心一意做牛奶,聚精會神做雪糕”。
“我覺得蒙牛就是一個具有相對專業化精神的企業。”他認為這句話給他極大啟發。
牛根生:防止惡意收購
牛根生7日說,作為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蒙牛股權極為分散,按照國際經驗,低于25%是被惡意收購的警戒線,去年蒙牛把境內股轉到外面,以保證不低于25%。每年八九月是股東賣股的時候,登記數字過低,就可能被惡意收購。要擺脫這一前景,就要選擇一家長期進行戰略合作伙伴,不進行買賣股,而要保持民族品牌。
寧高寧:打造全產業鏈
“中糧集團致力于成為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乳業是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點進入乳制品行業的良好契機。”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
全產業鏈是寧高寧今年提出的新戰略,包含了從田間到餐桌需要經過的種植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原料和飼料原料、養殖屠宰、分銷物流、食品銷售等眾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