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喀拉汗王朝,在木薩.阿爾斯蘭汗的時代,已為經濟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11世紀中葉,宗教戰爭漸趨平息,東部喀拉汗王朝的王都喀什噶爾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吸引著西部王朝和中亞各地的大批文人學者,到喀什噶爾或求學深造,或著書立說,以博取功名,從而大大推動了喀什噶爾文化事業的發展。這一時期不僅造就出大批極有建樹的文人學者,而且使喀什噶爾成為中亞一帶最有影響的文化中心。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就是成名于喀什噶爾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本名阿吉·玉素甫,1018年左右出生于喀拉汗王朝西都八拉沙袞(今中亞阿克白西姆)一個回鶻貴族家庭。他為了求學來到王都喀什噶爾,就讀于皇家伊斯蘭經文學院,以后成為一名極有名氣的詩人、學者和思想家。1069—1070年間,他在喀什噶爾費時18個月,寫出了一部長達85章(另附3章補篇)、共計13290行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獻給了東部王朝大汗哈桑·本·蘇來曼·桃花石·布格拉汗,頗受贊賞,被封為“哈斯·哈吉甫”——親隨侍衛官,此后詩人便以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之名傳世。
《福樂智慧》(直譯應為“帶來幸福的知識”)是流傳至今用回鴿鶻(古維吾爾)文寫成的第一部有明確寫作年代的大型文學作品。詩作采用阿拉伯阿魯孜格律馬斯納維形式寫作,借此開創了維吾爾詩歌古韻律雙行體的先河。全詩思想深邃,句式優美,韻律嚴謹,技藝嫻熟。長詩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是贊美真主和先知,歌頌英明君主,勸喻統治者公正、睿智、知足,同時還分析和評價了當時各行各業的現實作用。作品以4個虛構的象征性人物之間的對話,深刻而細致地討論了上述的內容:作為公正化身的“日出”國王求賢心切,象征幸福的“滿月”前來謁見后,即被封為宰相。宰相臨終之際向國王推薦代表睿智的兒子“賢明”接替相位。但宰相之子卻需要自己的叔父、最懂知足的“覺醒”來當助手。因三請而不就,國王深為焦慮。長詩就圍繞這個并不復雜的情節敘事說理,以詩劇的形式進行了精采的描述和深入的討論。
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反映出維吾爾族在中古時期的政治、經濟、法律、倫理、哲學、歷史、文化、宗教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使《福樂智慧》成為至今都有很高學術研究價值與歷史意義的名著。
詩人把知識作為認識的主要手段,宣傳知識就是力量、就是幸福,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工具。“人類因有知識今天變得高大,因有知識才解開了自然的奧秘”“智慧有如黑夜里的明燈,知識會將你心里照亮”等大量詩句,正恰切地闡明了上述觀點。他雖然認為勞動者愚昧無知,卻也承認從事農業和手工勞動的人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在不少段落中,詩人還從國家興亡的高度強調了法制的作用,如“暴政如火,會把人焚毀;禮法如水,會養育萬物”等不少警句,既形象又深刻。與此同時,詩人對倫理道德的教育及其社會作用也極為關注。在政治主張方面,詩人竭力反對保守,提倡革新,諸如“無常對我說來不算缺點,大力革新我最喜歡”等不少詩句,都說明了這一點。對當時各族人民依靠絲綢之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活動,詩人也予以高度評價和熱情嘔歌:“他們從東到西經商,給你運來需要之物;”…·假若中國商隊之旗被人砍倒,你從哪里得到千萬種珍寶!”《福樂智慧》不愧是聳立在維吾爾古文化史上的第一座文學豐碑,為后世維吾爾文學的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3個世紀后開創中亞文學的“喀什噶爾時代”準備了必要條件。
1909年,在原蘇聯烏拉爾河口附近的薩莫奇克村發現了個古老的陶瓶,瓶壁上就刻有《福樂智慧》長詩中的句子。作品流傳之廣,由此可見,《福樂智慧》在世界各地流傳的完整手抄本,至今只存3個:1、維也納抄本,于1439年在今阿富汗赫拉特城用回鶻文抄成,現存奧地利維也納圖書館;2、費爾干抄本,于12一13世紀用阿拉伯文納斯赫體抄寫,1914年發現于今中亞烏孜別克斯坦納曼干城,現存該共和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3、開羅抄本,于14世紀上半期用阿拉伯文抄就,1899年在埃及開羅發現,現存開羅開地溫圖書館。除此之外,在伊朗、阿富汗等地也發現有《福樂智慧》抄本殘卷。國外一些東方學家與突厥學家很早就對以上不同版本進行解讀、標音和轉寫,并進行了大量的翻譯和研究工作。我國自建國后,特別是近些年來也加緊了對《福樂智慧》的整理研究,1979年出版了漢文節譯本,1984年又出版了由回鶻文轉寫后譯成現代維吾爾語的全本,1986年l0月再出版了由拉丁字母標音轉寫的漢文全譯本。對《福樂智慧》及其作者的研究,目前在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有完整體系的“福樂智慧學”。1986年8月與1989年10月曾在喀什市召開了我國首屆與第二屆“福樂智慧學術討論會”。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還寫過《百科書》和《政策書》兩本著作,分別完成于1082年與1091年。他于11世紀臨近結束之際去世于喀什噶爾,享年70有余。現喀什市內體育路南側,有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這位偉大的維吾爾詩人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