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墳及在墳前誦讀《古蘭經》的律例初探
來源:
時間:2009-11-12
點擊:
我來說兩句
奉普慈特慈安拉的尊名
(1) 在列次方面它是首章,雖然前后在麥加和麥地那降示過兩次,但它屬于麥加章。在降示方面它降于74章(孟蕩西爾)之后。
(2) 全章共計124個單字,27個單詞七節,“臺思米”不屬此章,文詞簡練,明確扼要,概括了全部古蘭經的意義,故被稱為古蘭經之首。
(3) 全章七節分為三大部分:(一)贊真主的五大尊名,確定真主的實有(參看112章解),宇宙的起源,確定真主的至仁至慈和公正,說明伊斯蘭教的宇宙觀。(二)向真主許約——只崇拜真主,只向真主求助,說明伊斯蘭教的人生觀。(三)祈禱堅持正道遠離邪道和迷道。以上歸納為五贊,二許,一要求。
(4) 本章包含了古蘭經的總的根本要求——宗教的原則和細則(主要的和次要的),信仰,功修與法律,信真主的一切美德和末日。
(5) 包含過去各民族的故事。
(6) 讓我們了解善人(幸運者)的高品與惡人(厄運者)的墮落。
(7) 此章共有十二個名稱,《蘇洼威經注》說有二十個名稱,法提哈是其中之一。
首章句解
(一)求護詞“我從被驅逐的惡魔上求主護佑。”當你要誦讀《古蘭經》的時候,你應當求真主保佑,以防受詛咒的惡魔的干擾。(《古蘭經》16:98),根據上節經文的指示,凡要誦讀《古蘭經》的人,必先誦此求護詞。其目的在于防止惡魔的干擾,因人總是有私心雜念和偏見的,這就是惡魔的作崇。在誦經前要求真主驅逐惡魔,消除我們的私心雜念和偏見,端正我們的思想,讓我們以公正的眼光看待《古蘭經》,以誠懇的心接受《古蘭經》的教導,以積極的態度執行《古蘭經》的指示。
(二)誦讀“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這是《古蘭經》中第二十六章的一節經文(31節),《古蘭經》共114章,除懺悔章外都以此節開始。但不是本章的一節。
穆圣教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或閱讀,或說話,或飲食)之前必先誦‘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否則便沒有好結果”。根據以上指示,誦讀“臺思米”是每個穆斯林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的先導,是穆斯林工作中必要的一環。
讀“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這段總名叫‘臺思米’。在念時必須注意三個問題(1)誦“臺思米”的重要性。(2)誦“臺思米”的要求。(3)誦“臺思米”的好處。。“臺思米”使用了四個單詞和一個介詞,由真主的三大尊名組成:安拉`,普慈,特慈。在念“臺思米”時,必須想到安拉是獨一無二的,前無始后無終的,永遠存在,無上權威,無所不在,創造萬物,全知萬物,管理萬物,監視萬物的真主。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食一飲,所思所想,無一不在真主的監視之下。“難道你們不知道真主是全知天地萬物的嗎?凡有三人密談,他就是第四個參與者,凡有五個人密談,他就是第六個參與者……”(古蘭經38:7),如果我們的言,行,食,用是合法的,是有利于人們的,首先應感謝真主的恩惠,并求主給以吉慶,給以援助。如果是不合法的且有害于人們的,那就要立即停止‘說,做,食,用’。真主有九十九大尊名(德性),“臺思米”中為什么特用“普慈特慈”兩大德性呢?“當時你的主對眾天使說:‘我必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者’……”(古蘭經2;30),這就說明真主創造人類是要人類代理真主治理世界,真主對穆圣說:“我派遣你只是為了普慈眾世界”,有譯做“普慈各民族”的(古蘭經21:107),“臺思米”中特選這兩大德性,是要我們隨時隨地注意真主是普慈特慈的主,穆圣的神圣任務是“普慈”眾世界,所以伊斯蘭的宗旨是“普慈”。穆圣說:“你們要學習真主的一切德性。”要學習真主的德性就得要按照真主的德性去做。真主是普慈眾生的,是憐憫萬物的主。我們口中念“臺思米”心中要考慮應該怎樣按照普慈的德性去善待世人,善待真主的所造物。對人們要憂所憂,樂其所樂。凡我同胞,天下一家。真正做到為人類服務。不但不許有人利己的行為,而且不許有危害人的思想。穆圣說:“凡是言語和行為都不侵害大眾者,才能稱為穆斯林”。又說:“不侵害大眾生命財產者,才是真信士”。眾先賢們說:“無故不許傷害一只螞蟻。”我們能按照“臺思米”的要求做下去就能養成我們的善良德性和高尚品質。否則在念“臺思米”后自己所做所說的與這個德性背道而馳,那就是與真主對立,決不會有好結果。學習真主特慈的德性,在念“臺思米”時就要認識到真主對順從的穆民有特殊慈憫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穆民弟兄呢?“一切穆民都是弟兄,故你們當排解弟兄間的糾紛,應當敬畏真主,以便你們獲得安拉的憐憫。”(49:10)穆圣說:“穆民群眾相親相愛,互相關心,猶如一體,當一處生病,全身必然為它發燒,失眠,號疼”。又說:“言語和行為都不侵害穆民大眾者,才是真穆斯林”。“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記你在今世的定分。你當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樣,不要在地方上尋找作惡,真主確實不愛作惡者。(古蘭經28;77)伊斯蘭的宗旨講的是敬主愛人,就是主道和人道兩條綱領。敬主愛人就是要服從安拉的一切命令。特別是五大主命,即:念,禮,齋,課,朝。遠離真主的一切禁令,特別是十大禁令(也叫十項主命),《古蘭經》以真主名義為穆斯林規定十項禁戒:(一)不拜安拉以外的任何物。(二)禁止對父母不孝。(三)禁止殘殺兒女(四)禁止接近丑惡。(五)禁止無故殺人。(六)禁止侵占孤兒財產。(七)禁止稱量不公。(八)禁止說話不主持公道。(九)禁止不完成安拉之約。(十)禁止脫離正道(伊斯蘭)。(《古蘭經》6:151——153)
念“臺思米”的裨益:
穆圣說:“一個兒童念了‘臺思米’,真主賞給他四項赦免,兩個歸他父母,一個歸他自己,一個歸他的老師。”又說:“我以偉大安拉盟誓,真主對伊思拉飛來天使說:以我的崇高偉大起誓:誰念‘臺思米’一遍,再念‘法提海’一遍,你們可以證明,我原諒他的錯誤,饒恕他的罪惡并接受他的所有善功,不讓火獄之火燒他的骨頭,叫他脫離墳坑和火獄的刑罰,不受考算場之驚懼,還使他優先于萬圣賢們會見我”。伊本·麥思歐得說:“誰希望真主從掌管火獄的天使(19個)那里得到拯救,那就讓他念‘臺思米,真主按‘臺思米’中的每個單詞(19個)賞給他天堂中的一個花園。”真主對于念“臺思米”給予如此大的回賜,那就絕對不會是讓我們隨口一念就能得到的。一定要按上述要求去做,才能得到兩世吉慶,兩世幸福。
(三)1. “一切贊頌全歸安拉”
“哈目讀”是普通名詞,不分單,雙,復數,又配合張大之意的冠詞,意義包括所有的贊頌。(直接的和間接的,穆民的贊頌是直接的,非穆民的贊頌是間接的),所以有“萬贊只歸安拉的講法”,因為萬物都是安拉創造的,萬物各具特性的作用,尤其是人類的聰明、伶俐,技能才干,體質健康,事業成就等等,都是安拉賦予的,所以無論贊揚哪個人或那樣物質,實際上是贊揚偉大的安拉。要贊頌安拉,首先要認識安拉的偉大,安拉的萬能和安拉對人類的無限恩惠,否則,便是口頭的,盲目的贊頌。這樣贊頌是毫無意義的。伊斯蘭教是崇尚理智,反對盲從的。“他(安拉)創造了七層天,你在至仁主的造化中不能看出一點參差,你再看看,你究竟能看出什么缺陷呢?然后你再看兩次,你的眼睛將昏花疲倦的轉回來(67:1——4),難道你(他)們不思考嗎?難道你(他)們不理解嗎?難道你(他)們不知道嗎?象這一類的要我們探討知識,觀測事物,,運用理智的語句,在《古蘭經》中是很多的。
關于安拉的偉大,安拉萬能的證據將在下段經中說明。“臺思米”中已經提到了一點,現在這里簡略的說一下,安拉對人類的恩德,安拉造人類為代理者,為萬物之靈,又為人類創造了萬物。人類在物質上,精神上,直接間接的盡量利用,盡量享受。人類是絕頂聰明的,如:在電氣、電子、醫療技術、醫療機械、交通工具等等科學發明方面,真是一日千里,實在驚人,能夠創造航天飛機,宇宙飛船,人造衛星可以登上月球,可以探測金星、木星和其他星體;能夠創造潛水機械,深入海底;能夠創造機器人代替人所不易做的工作;制造火箭、氫彈、導彈、雷達等,利用超速波診斷疾病,利用激光掃射人力所不能更挪之物,能整理、摘除、移植人體器官。豐富人類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但是聰明的發明家們,所需要的原料,無不是宇宙間原由的物質,他們不過是用自己的智慧把這些物資利用了而已。因為他們(所有人類)都是一無所有的,哪一個人不是凈身而生,凈身而死,生來死去,兩手空空。那么,試問:宇宙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是從那里來的呢?人類的偉大理性、豐富智慧、杰出才能、驚人發明及自己的生命,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說:一切都是超絕萬物的安拉為供人類享受所創造的,超絕萬物的安拉賦予人類的智慧、才能,如果說上述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偶然出現(答復將在下段說明),假如并不是什么超絕萬物、超絕思想、超人意識的安拉的創造和安排,請問美國“挑戰者”號在升天后僅七十二秒鐘突然爆炸,造成驚世慘案,為什么事先沒有一個科學家知道呢?這充分說明絕世聰明的科學家們不能知道七十二秒鐘以后所發生的事情。大發明家愛迪生也無能控制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的每一點享受,應該感謝安拉,每一件成就應該首先歸功于安拉,在成績面前,在贊揚聲中,決不可有半點自滿和驕傲,要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功,以感謝安拉的援助,以謝人們對自己的贊揚和企圖。如果有所失敗,受到人們的批評和指責,要知道那是安拉的安排,不可怨天尤人,不可氣餒,要總結經驗,重新做起,真主不負苦心人,定會成功。以上經文要求我們認識真主的偉大,自己的微小,成敗利鈍,一切由主。個人要做努力,要求我們放棄‘我’字,忘掉自己,即‘破私利功’,全心全意的為主道服務。
(2)“化育眾世界的主”。
1.“化育”就是創造和保養——“宇宙起源”,伊斯蘭教的宇宙觀。
2.“化育”是安拉的尊名。
3.“一切世界”包括人類世界、天使、精靈世界和魔鬼世界。
4.動物、植物、和礦物世界。每一種動物都是一個世界。因為他們各具特性,有特殊能力,而被稱做世界。
5.地球、月亮、太陽和各種星系等,恒星、行星、衛星以及無數的星體,每一個也是一個世界,這一切世界都是安拉創造的。安拉是主宰這一切的獨一無二的的真主。我們是被創造者,安拉是最偉大的,萬能的,超絕萬物的主。
6.世界有多少?有些經注家說:共有十萬八千個世界(空中飛翔的六千;陸地活動的六千;水中流動的六千;)每樣動物是一個世界,這樣解釋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看起來太狹隘了,很講不通。因為據現在已經發現的動物就有一百五十多萬種。但是在幾百年,甚至前年前,能發現一萬八千中動物的學者也確實是難能可的了。
7.宇宙有多大?據科學家觀察,銀河系之大是十萬光年,其中有1500億顆太陽,能夠道的太陽就有10億顆。銀河系又是河外系的一個星系,河外系共有10億個銀河系。河外系也不是宇宙的全部。它是總星系的一員,總星系究竟現在有多大?現在人類可以看到的,離地球最遠的的是二百億光年,但這還不是宇宙的終點。這樣龐大而精密的宇宙是偶爾無意識的出現的嗎?說它是偶然出現自然運動的結果,能符合理性,符合邏輯嗎?達爾文的進化論對宗教的沖擊是相當嚴重的,有些人利用進化論向宗教猛烈進攻,但達爾文卻說:“……當我的意見變動到極端的時候,我也決不是否認上帝的進化論者。關于上帝存在的主要論點,據我看是這樣的:這個偉大而奇異的宇宙,包括我們這些有意識的人在內,決不是偶然出現的,說他是偶然出現的說法是不可想象的。……(達爾文生平88頁)現在是太空時代,聰明的人類正在向太空進軍、探測研究各種星體、觀察銀河系和河外系,越探測、越觀察發現的奇妙越多,,發現的不可解之迷越多,:如:黑洞等,不可解之迷是最終要被揭開的。《教義學大綱》中說:萬物的本質是確定的,故可確知。詭辯學派反對此說:只要人們放棄私見,終有一日會認識真主的實有和萬能。
8.物質運動說否定不了真主的實有和萬能。“宇宙萬物都是變化的。因其變化而產生新的事物,凡是變化的必有主持其變化者。否則宇宙萬物決不會這樣井然”。(認主學)比如說宇宙飛船、航天飛機、人造衛星、氫彈、導彈、火箭、雷達、對金星和木星的探測儀器、機器人等等,那一樣都離不開人的研究設計、制造和控制。那么,太陽、月亮、恒星、行星、無量數的星體,各尋軌道,有條不紊的運行。春、夏、秋、冬四季的輪流、晝夜的交替、人的生老病死等,這些偉大而奇妙且森羅萬象的宇宙萬有,怎能說沒有一個創造者、控制者,而是偶然出現自然運做的呢?我們的邏輯是“工藝必有匠,大造必有主”,這是必然的道理。
9.創造這個偉大而奇異的構造精妙的宇宙的主宰,其偉大也必然是超越宇宙的。如果有人說:真主在哪里,他是什么情狀?他為什么創造這個宇宙和令人思議的萬物?我們說:比如,每一滴水中就有象世界人類一樣多的微生物,假如海洋中的微生物看到萬噸貨輪、潛水艇和各種艦艇,可能要驚奇萬分,它們要了解人類的情況,了解人們為什么要建造這些玩意兒,它們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吧!就是比微生物更大的魚類對上述情況也決不能理解。人類雖然是高級動物,但他總還是物質的,同是物質的,低級動物對于對他們,同是,……對高級動物的本體,對他們的所作所為尚且不能理解,而一個被創造的,在宇宙間十分微小的人,竟想了解最偉大的、超人思想、超人意識的造物主,未免有點狂妄吧!
(3)普慈特慈的主:“普慈”就是真主對宇宙萬物,蕓蕓眾生的廣泛施恩。比如:四肢百骸、五臟七竅、人人皆備,五谷瓜果、肉類、水分,賢愚共享,信士與非信士,善人與惡人,真主并未區別對待,其它如:飛潛動蠕,使之各按其位,各具特殊功能。仿生學家對此研究的比較清楚,這就是真主在今世的普慈,穆斯林在今世同樣享受普慈外,到后世還要蒙受真主的特別恩賜。關于此段經文的意義和誦讀的目的,要求參看對“臺思米“的體會。
(4)報應日的主。“報應日”就是在今世毀滅以后,后世成立之日,安拉將在那日審判眾生,賞善罰惡,安拉是至公的主。
安拉創造人類,使人類具有“理智”與“物欲”兩種特性。即“公”“私”兩秉性。“理智”產生“公”。“物欲”產生“私”。就是說“理智”勝于“物欲”,則“公”;“物欲”壓倒“理智”則“私”。由“公”“私”兩性產生“利害”觀念。這種觀念可以說是人類的本性。所以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便產生希望(欲望),這就是“公”“私”的根源。人類若沒有“私”字便沒有競爭與奮斗,社會也就停滯不前,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奮斗才有收獲。為了達到自己的希望,“物欲”勝者,便不顧一切、為目的不擇手段。于是損人利己,壓迫剝削,傷天害理等等,罪惡出現于世。伊斯蘭教不反對“私“字,所反對的是害人,鼓勵利己利人,即互利互助,嚴禁損人利己,傷害他人。真主為教育世人,于《古蘭經》第四句就嚴厲警告人們說:“真主是主持報應日的主”。安拉是至公的主,教人們徹底停止一切不法行為,否則“報應日”要受到應有的報應。人生在世,善惡不同,苦樂不均,物質世界,難滿需要,因而真主在世盡之后,特設立后世,集合眾生,進行審判,賞善罰惡,共分兩種:
(1)人和人的報應,有些人一生霸道,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有些人殺人放火、弱肉強食;有些人明逛暗騙、偷偷摸摸、損人利己、危害他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總之,他們的手法雖不一樣,但都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另一些人,一生勤懇,但總是忍饑挨餓,有苦難訴,有些受盡欺壓,有冤難伸,他們都是痛苦終生,含恨而死,還有一些人,一生行善,未得善報,有些人一生作惡,未得惡報。象這種情況,若無報應,若無公道,則惡者享福,善者受苦,其心如何能平?所以,世盡之后,特設報應日,真主至公,審判眾生,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賞善罰惡,絲毫不茍。《古蘭經》說:“行塵星之善者,必見之。行塵星惡者,必見之。”(99:11)穆圣說:“無角羊和有角羊相抵,無角羊吃虧,必拿報應”,虧害人者以自己的善行歸被害者,被害人的罪過由害人者承擔。善歸天堂,無比幸福;惡進火獄,無比痛苦?!豆盘m經》說:“一部分人進天堂,一部分人入火獄”。(42:7)除此之外,無路可走。人虧人的報應有三種:(1)平等人相虧害,一報還一報。(2)仗財欺人(剝削人),以強欺弱者(壓迫人)者加倍報應。(3)以大欺小,以上壓下,以官欺民,貪污枉法者,倍上加倍。(正教真詮195—196頁)。
(2)人負主的報應。獎賞認主順主的人,懲罰昧主逆主的人。“順享天堂無限幸福,逆罰火獄受刑牢,勸世人細參考,莫叫死后哭嚎啕”。(五更月歌)
(4)“我們只崇拜你”。學習了上面的,認識到安拉的創造一切、掌握一切、監視一切,是獨一無二、至仁至慈、至公至大的主,我們的生死是他掌握,我們的一切是他安排,對我們有無限恩德,我們不但要口頭贊頌,而且必當以實際行動感謝主,他已經和現在給予我們的恩惠,同時還希望他以今后兩世的幸福慈憫我們。因而我們由衷的說出:我們的主??!我們只崇拜你!,我們只求你襄助。實際行動就是積極的執行真主的一切命令、遠離主的一切禁令。主要是五時拜功和孝順父母。阿語中的“阿布都”有禮拜、崇拜、敬事、順從、奴隸等意,這里譯作“崇拜”或“敬事”比較合適。因為我們對于創造我們、給予我們豐富智慧的、讓我們享受宇宙間一切物質的、而且具備以上五大德性的偉大的安拉,應當絕對尊敬、絕對順從,這就要我們不打絲毫折扣的積極執行他的一切禁令,應當對安拉無限熱愛,無限忠誠,這就不限于叩拜了。當然“叩拜”是主命的主要一條,要知道,伊斯蘭教有兩大綱領:“敬主愛人”即人和主的關系(主奴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前者主要有五大主命,即:念、禮、齋、課、朝,(主道)。后者是父子關系、夫妻關系、朋友關系和社會與一般人的關系、國家和人民的關系。(人道)。這兩大綱領中包含著許多主命和禁令,如果對安拉的命令有一條不遵、或對禁令有一條不止,就談不到“只崇拜你”因為其中的“你”字是提前的賓語。阿語修辭學規定:“賓語置于主語之前是為了強調動作的專屬性,所以譯文用“只”字來表達,既然說只崇拜安拉,那就不能崇拜安拉以外的任何人或事物。比如有人對金錢過于貪圖,一心只在錢上打算,那他就是金錢的崇拜者。至于尊重“敬畏安拉的學者”或道德高尚的人是安拉許可的,穆圣教導的。但尊重的過度或對有錢有勢人的阿諛奉承,這就成了人物崇拜和個人迷信。同時在對安拉叩拜時,必須專心直至,即入拜舉意時,自己所說的“虔誠敬意因為主”,禮某番拜功,不可胡思亂想,否則,便談不上“只崇拜你”如此等等,可以類推。有以上情況和類似情況者,雖然五時不撇,但和“只崇拜你”這句話是不符合的。真主說:“誰希望和真主相會,誰就應當干純善的事,為真主服務而不攙雜任何邪念”。(古蘭18……)(訓篇2章3節引文37頁)。
編者按:
由于秦鴻廣阿訇去世多年,他的很多手稿已流失,無法查找,包括上面這一篇文章的最后幾句解釋也找不到了,望讀者們諒解。如若找到我們一定在以后的文章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