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發現儲量豐富的油氣資源以前,科威特人主要居住在沙漠中的帳篷里,以捕魚和游牧維持生計。上世紀40年代以來,隨著石油的大規模開采,科威特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當地居民也告別了游牧生活的歷史,住進花園別墅,開上豪華轎車。
富裕起來的科威特人并沒有忘記祖先在沙漠帳篷中生活的古老傳統,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科威特氣候濕潤,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這個海灣富國也在這個時候迎來一年一度的“帳篷季”。
在政府宣布“帳篷季”開始后,當地居民便紛紛用汽車拉上生活用品來到沙漠中的指定區域搭起帳篷,有的選擇離市區較近的地點,而有的則在靠近邊境的地方“安營扎寨”,以體驗原汁原味的帳篷生活。
一般每家每戶會用鐵絲或汽車輪胎把選好的地點圍起來,在自己的“地盤”上搭建數個大小不一的帳篷。這些帳篷的用途不一,分為會客廳、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帳篷里安裝衛星電視和空調,并雇用傭人打理日常家務。
11月29日是科威特宰牲節假期的第三天,哈基姆來到首都科威特城外50公里處的帳篷里和朋友們聚會。他說:“水和電是沙漠生活中最珍貴的東西,生活用水是政府安排的水罐車供應,而用電則要靠每家自行配備的發電機發電。”
帳篷區的活動豐富多彩,每當周末或假期,青年人三五成群地開著吉普車或改裝車“沖沙”或騎馬散步,而孩子們則在大人的陪同下放風箏、玩沙地摩托。此外,政府還不定期舉辦駱駝大賽等活動。
精明的商家們不愿錯過“帳篷季”帶來的商機,帳篷區里除了必勝客等餐飲企業開設的店鋪外,還有一些經營生活用品的便民商店和專門賣木炭的商販。
來到帳篷中做客,好客的主人會用阿拉伯咖啡、紅茶和椰棗款待客人,人們圍坐在厚厚的地毯上,品茶聊天。
除了家人一起搭建帳篷,有些青年人還會合作搭帳篷,作為閑暇時的活動場所。在職業學校上學的哈利德就和朋友花了400科威特第納爾(約合1400美元)搭建了3個帳篷。他說:“人們在冬季的時候都會來沙漠搭帳篷,因為這個時候氣溫很適宜,可以放松心情,盡情享受沙漠中的生活。”
隨著夜幕降臨,沙漠里的溫度也驟然降低,哈利德和朋友們圍坐在篝火邊,一邊喝紅茶一邊觀看電視轉播的足球比賽。
一年一度的“帳篷季”是科威特人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也是對古老民俗的保護和傳承,它已成為這個海灣國家最具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