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歷史,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伊斯蘭文明對人類社會進步所作出的貢獻許多已完全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歐洲人稱之為的“阿拉伯數字”,還是婦孺皆知的《天方夜譚》,乃至穆斯林世界在醫學、化學、天文學及農業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曾深刻影響著世界文明發展的軌跡。人類文明當然是由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民族共同造就的。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促進,人類文明便一直在發展、前進。

“阿拉伯人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的數學和煉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么也沒留下。”
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文明差不多與偉大的中華文明并駕齊驅而名列世界文明的前茅。她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非常發達,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貢獻。由于伊斯蘭世界處于歐亞非大陸的交接地帶,她自然就成了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中繼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給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印記。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就是在中世紀通過伊斯蘭文明傳入歐洲的。
現代歷史學家希提指出:“在9至12世紀之間,用阿拉伯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種著作,比較其他任何語言寫成的還要多些。”伊斯蘭世界的數學家花拉子密,醫學家格林、伊本·西那(阿維森納),化學家賈比爾·伊本·哈揚(格貝爾)等人的科學著作在12世紀以后漸次地被譯成拉丁文或歐洲其他文字。這些書籍大都被采用為大學的專科教材,有的應用時間長達500年之久,甚至到了18世紀,伊本·西那的某些作品仍然是大學生們讀的課本。伊斯蘭世界的這些知識成果滋育了后來西歐的幾代人。恩格斯對此深刻地評論道:“阿拉伯人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的數學和煉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么也沒留下。”

中國從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訂歷法書時,都不同程度地參照了穆斯林天文學家對天體的研究成果
伊斯蘭科學繼承了多民族的科學傳統,其中包括古代埃及的、希臘的、巴比侖的、印度的、波斯的以及中國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成果。在自然科學方面,阿拉伯人把印度數碼介紹給西方,歐洲人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此后,這一數碼以“阿拉伯”之名傳遍世界而開創了現代數學。穆斯林數學家在歐幾里得幾何學基礎上,發展了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他們還把幾何學與代數學相結合,為解析幾何的發展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穆斯林學者還創立了平面三角學和球面三角學。花拉子密的《積分與方程的計算》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代數學。

在物理學上,科學家拉齊發展了一種獨立的關于時空理論的宇宙學。他還提出了一種特殊形式的原子論。比魯尼對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很多基本假設如形式質料說等提出了批判,主張利用推理和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實驗來認識自然物理現象。伊斯蘭照明學派的創立者蘇哈拉瓦迪提出了“光的物理學”理論。此外,穆斯林學者在動力學、重量研究等領域的理論建樹,曾對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家如伽利略和牛頓的很多科學思想產生過影響。伊本·海賽姆在10世紀被譽為“光學之父”。他的《光學之書》對西方光學、特別是開普勒和牛頓的光學研究產生過影響。
穆斯林天文學家的貢獻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創立了歷法,編纂了歷書和朝向方位指南;發展了計算精度極高的天文學觀測實踐與理論并制訂了天文表;為滿足天文觀測需要,創造發明了很多儀器裝置,諸如星盤、象限儀、平緯儀、方位儀、天體儀、地球儀、觀象儀和日晷等;阿巴斯王朝時期曾有3座天文臺;天文學家法加尼寫了《天文學入門》。穆斯林天文學家對天體的研究是如此發達,以致于中國從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訂歷法書時都不同程度地參照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蘭世界就建立了不少醫院
歐洲的化學是起源于阿拉伯的煉金術。當然,阿拉伯的煉金術中也吸收了中國道家的煉丹方術的思想。賈比爾·伊本·哈揚是硫酸和硝酸的發現者,他對化學中的煅燒和還原過程作了科學的解釋,改進了金屬純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亞里士多德關于金屬構成的學說。他的不少煉金術的書被后來的歐洲化學家們奉為經典。歐洲目前使用的不少化學詞匯都來源于阿拉伯語。還有,拉齊對許多化學變化過程如蒸餾、煅燒、過濾等作過詳細的描述。他是將酒精分離出來并用于醫療實踐的第一人。
伊斯蘭傳統醫學及其相關學科,如藥物學、養生學、外科手術等,從希臘、埃及、波斯和印度的醫學中吸收了豐富的養分,繼而發展成門類齊全、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傳統醫學體系。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蘭世界就建立了不少醫院。一些穆斯林醫生的醫術是如此之高明,使他們的名氣蜚聲世界,在醫學實驗與臨床醫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伊本·西那被譽為一代“醫圣”,他的《治療之書》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而廣為傳布。穆斯林的醫學家還有許多著述,如拉齊的《論天花和麻疹》、《醫學大全》和塔巴里的《智慧的天園》等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穆斯林醫生還對內科、外科、眼科、兒科、產科、婦科、生殖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他們在腎結石和膀胱結石、摘除白內障的手術等治療技術方面是有口皆碑的。 長達數公里、數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名叫“坎那”的地下供水設施,至今還在波斯、阿富汗、中亞和中國新疆地區使用

伊本·西那的巨著《醫典》不僅涉及醫學,而且還包括了自然觀、地質學、礦物學和植物學的知識。賈希茲的《動物之書》被當時譽為動物學的經典。該書匯集了阿拉伯、波斯和希臘的動物學資料,研究了大約350種動物,并按它們的運動方式將其分為四大類。賈希茲還對動物心理學進行了研究。
馬蘇迪的《黃金草原》是一部集宇宙學、歷史學和地理學于一體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它成為以后數百年間的自然史和地理學著作的資料源泉。比魯尼的《城市方位坐標的確定》可謂是數學定量地理學的杰作。他還是大地測量學的先驅。

在農業和水利建設方面,穆斯林通過嫁接等栽培技術來改良水果品種,并把許多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比如棉花、甘蔗、咖啡和瓜果等品種以及各種農業生產技術介紹和傳播到歐洲甚至美洲。穆斯林科學家還注重水利建設的計算和測量工作,并在西亞和北非等地區筑壩攔河、興修水渠、掘井、造戽水車和挖運河。穆斯林特別研制了以風力、水力、畜力和人力為動力的戽水車。還有一種叫“坎那”的地下供水系統,用以解決干旱地區的供水問題。它是由成百上千個間隔一定距離的豎井構成,豎井下由地下水渠相連,一般長達數公里或數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這種供水設施至今還在波斯、阿富汗、中亞和中國新疆地區使用,可謂是伊斯蘭水利建設的杰作。
許多穆斯林學者根據物理學原理進行過簡單機械的應用研究,研制發明了很多機械裝置,如風車、水車等,為解決灌溉等很多實用技術做出了貢獻。穆斯林的能工巧匠制造的機械裝置,大多充分地利用自然力和人力資源,有利于維持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天方夜譚》和許多優美的詩歌都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驕傲而永世流芳
伊斯蘭世界對人文學科的建樹也不亞于她在自然科學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在哲學方面,有3位穆斯林的名字垂青于史,他們是肯迪、法拉比和伊本·西那。其中法拉比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之大成并糅合了伊斯蘭哲學的神秘主義要素。他還寫了許多有關哲學和心理學的論文,被世人稱贊為僅次于亞里士多德的“第二大師”。伊本·魯世德(阿維羅伊)的著作在13世紀幾乎全部被譯成了拉丁文和歐洲其他文字。他的理論“雙重真理說”是歐洲啟蒙思想之一。

在史學方面,最杰出者首推泰伯里。他的巨著《編年史》被公認為是編史著作的楷模。泰伯里為寫此書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甚至收集民間的口頭傳說,并向經事人作書面材料的核對工作。他為搜集資料還走訪了各地,為后世的史學家提供了許多精確的材料。另一個偉大的名字是亞庫比,他寫有《世界史摘要》。此外還有一些傳記學家和游記作家,其中著名的有伊本·巴圖泰,他幾乎可與馬可波羅齊名,兩人的精彩游記都向世界報道了東方,特別是印度和中國的奇境異遇。 伊斯蘭的文學也曾照耀過西半球。《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和許多優美的詩歌比如魯米的《瑪斯納維》、加米的《詩歌集》、哈菲茲的詩都是舉世之作而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驕傲而永世流芳。另外,波斯的繪畫,尤其是細密畫讓世人贊嘆不已。還有,伊斯蘭世界的陶器、掛毯和細膩的金屬器皿和鑲嵌工藝也被外界描繪為“不可比擬的美”。
在建筑藝術上,穆斯林的天才創造性可以從許多宏偉壯麗的清真寺以及有著巨大渾厚的穹頂的陵墓表現出來。前者有麥加和麥地那兩圣寺以及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埃及的艾孜哈爾清真寺、西班牙的科爾多瓦清真寺、伊斯法罕清真寺、奧斯曼帝國的索非亞清真寺等,不勝枚舉。后者要數印度的泰姬陵、馬什哈德的伊瑪目里達陵墓等。它們都以雄渾的氣勢、平衡的格局和漂亮的規劃而著稱于世。
很可惜,燦爛的伊斯蘭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時期,在歐洲列強的殖民主義擴張侵略和炮火政策下開始暗淡失色了。雖然,今天的穆斯林世界對他們今天的境遇感到痛心和惋惜,但他們仍然感到自豪的是,歷史上光輝的伊斯蘭文明曾推動過世界的前進,它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永遠無法估計的。他們仍然執拗地努力著,希望偉大的伊斯蘭文明重振雄風,再度輝煌!

背景知識:
伊斯蘭教7世紀初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和麥地那創立的信仰唯一神、最高真宰--安拉(真主)的宗教。以《古蘭經》為天啟經典。基本教義是:信安拉、信天使、信《古蘭經》、信先知、信末日、信前定。基本宗教職責是:表白“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欽差”的清真言,每日五次禮拜,每年在伊斯蘭教歷的九月齋戒一月,交納天課和一生中應朝覲麥加一次。在飲食上有禁忌,比如不食豬肉等。伊斯蘭教在發展中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主要派別,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全世界大約有50多個國家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大約有信徒11億左右。伊斯蘭教于7世紀中葉傳入中國,目前有十個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
圣戰阿拉伯語音譯“吉哈德”,原意為“奮斗”、“努力”。穆斯林學者對“圣戰”的解釋分為大圣戰和小圣戰。小圣戰原指穆罕默德與麥加多神教徒進行的戰爭,后來指在伊斯蘭教旗幟下穆斯林為宗教以及自己生命受到威脅而進行的戰爭。《古蘭經》關于為“安拉之道”而戰的訓令集中于麥地那時期的經文中,規定為穆斯林應盡的宗教義務。大圣戰是指穆斯林克服自己私心雜念和缺點,純潔自己而為真主獻身伊斯蘭教的奮斗。目前許多人將圣戰僅僅理解為是穆斯林殺戮異教徒而進行的戰爭,這是相當大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