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白壽彝
來源:
時間:2009-12-07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白壽彝(1909~ ) 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回族。河南開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學和上海文治大學讀書。1929年考入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l 932年畢業。30年代主要從事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和中國交通史的研究。l 939—1949年,先后在云南大學、中央大學執教。l 949年應邀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史學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主任,并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歷史學會主席團成員、北京歷史學會會長、中國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歷任第三、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并任人大民委會委員、副主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及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
白壽彝是中國伊斯蘭教史和回族史研究的奠基人。他認為“中國回教史的研究,是一門很艱苦的學問”,研究者“須具備幾種語言上的工具,須理解回教教義和教法,須熟悉中國史料以及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中的有關記載,須明隙歐美學者在這方面已有的成績”,更須“見到過各處的回教社會”,“各處的碑刻和私家記載”,“更要懂得回教的精神,懂得中國回教人的心”。他一直從事中國伊斯蘭學術文化的研究與振興工作,40年代就與馬堅、納忠等回族學者在昆明發起出版伊斯蘭文化叢書和穆斯林叢刊。他還指導《回族人物志》和《回族簡史》的編纂工作。l 962年2月,在巴基斯坦歷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上宣讀的論文《中國穆斯林的歷史傳統》,介紹了中國穆斯林在經濟、政治和學術文化上的重大貢獻,贏得廣泛好評。在中國史學方面的研究頗有成就,治史著眼于“發展的觀點,全局的器識和創新的精神”。主持編寫的小型、中型、大型3種中國通史各具特色。其中小型的《中國通史綱要》,被譯為英、日、西班牙文出版。大型多卷本《中國通史》從1989年開始陸續出書。著述主要有《中國回教史研究》、《中世紀中國書中的回教記錄》、《回教文化研究之意義》、《中國回教小史》、《回教先正事略》、《中國伊斯蘭史》、《咸同滇變見聞錄》、《穆民文選》、《跋吳鑒清凈寺記》、《回回民族的歷史和現狀》等,還主編了《回族簡史》,編輯了《回民起義》資料集(4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