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就像一盤散沙一樣,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威脅。是先知穆罕默德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輝煌的伊斯蘭文明。穆圣在宣教過程中對各部落、種族之間的團結給予了高度重視。本文將圍繞團結在穆圣宣教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開討論,以促進當今穆斯林之間的團結。穆圣為消除阿拉伯部落之間的分歧,加強相互之間的團結采取了三大戰略措施:加強民族團結、消除種族歧視、加強個人與社會聯系。下面我們對這三大戰略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加強民族團結
(1)用伊斯蘭信仰團結人民
穆圣遷移麥地那后,與麥地那各部落簽訂了和約,這對加強伊斯蘭社會的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穆圣與麥地那各部落簽訂的和約,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記錄的憲法。這些和約一方面終止了麥地那的部落斗爭,協調了各部落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保障了從麥加遷移來的穆斯林的生活所需,使他們雖然背井離鄉,但沒有孤獨的感覺。此外,這些和約為建立統一的政治體制和國家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穆圣在與穆斯林制定的協約中明確規定:
穆斯林是統一的民族,不分種族和膚色。穆斯林不得互相欺壓,不得勾結多神教徒攻擊同胞兄弟。
穆斯林應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共同對抗敵人的不義、侵略和陰謀。
如果穆斯林之間出現分歧,由穆圣作為仲裁人,按照《古蘭經》進行判決。
如果在穆斯林中間有債務繁重者,其余穆斯林應幫助他償還債務。
穆圣除了在穆斯林內部制定加強團結的條約外,還與麥地那猶太部落簽訂了和約,內容包括:穆斯林和猶太人應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當猶太人有困難時,穆斯林應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同樣,當穆斯林受到侵略時,猶太部落應提供援助,當簽訂和約時,雙方不應毀約;穆斯林和猶太人應團結一致共同面對敵人;當麥地那遭到侵略時,穆斯林和猶太人應共同抵抗外侵;穆斯林和猶太人雙方不得聘用多神教徒,不得與多神教徒合作,除非不傷害雙方的利益。
為了加強穆斯林的團結和民族凝聚力,穆圣首先在穆斯林中間建立了共同的宗教和文化感情,使彼此之間建立起血濃于水的兄弟感情。
穆圣隨時隨地都強調信仰的團結,經常教導說,天下穆民皆弟兄。穆圣在光復麥加后發表了重要演講,強調了穆斯林團結的重要性,他說:“一個穆斯林是另一個穆斯林的兄弟,天下穆斯林被此都是兄弟,面對敵人,穆斯林像手足一樣,穆斯林是平等的,任何穆斯林簽訂的協約都受到大家的尊重。”
(2)建立穆斯林兄弟情感
穆圣遷移到麥地那的第一年,采取的最重要的戰略措施,是建立穆斯林間的兄弟情感,讓麥加穆斯林和麥地那穆斯林結為兄弟姐妹,用信仰統一穆斯林的思想和感情。穆圣在一次演講中說:“你們每兩個人為安拉互相結為兄弟。”
隨穆圣從麥加遷移到麥地那的穆斯林,來到新的環境,背井離鄉,生活非常困難,而且在歷史上,麥地那和麥加曾有過恩怨,兩個民族的思想和生活習俗也不盡相同。要讓麥加的遷士和麥地那的輔士和睦相處,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穆圣讓遷士和輔士結為兄弟,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穆圣在一次集會上要求每一個遷士與一名輔士結為兄弟,穆圣本人與阿里結為了兄弟。這一創舉消除了穆斯林之間的歷史隔閡和恩怨,鏟除了部落觀點,加強了穆斯林之間的信仰感情,奠定了伊斯蘭和諧社會的基礎。《古蘭經》說:“信士們皆為教胞,故你們應當排解教胞間的紛爭,你們應當敬畏真主,以便你們蒙主的憐恤。”(49:10)
穆圣在麥地那建立了理想的伊斯蘭社會,這個社會的基礎是信仰和兄弟感情。換言之,穆圣用信仰和仁愛統一了穆斯林的思想和行為,在彼此之間建立了親密的關系。正如《古蘭經》說:“如果他們想欺騙你,那么,真主必能使你滿足,他將以他的援助和信士們輔助你。他曾聯合信士們的心;假若你費盡大地上所有的財富,你仍不能聯合他們的心;但真主已聯合他們了。他確是萬能的,確是至睿的。”(8:62-63)[Page]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統一的思想和共同的追求目標,它的每個成員不齊心協力,這個社會就難于實現和諧。信仰是連接心靈的紐帶,《古蘭經》是穆斯林團結的核心,《古蘭經》說:“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各己分裂。你們當銘記真主所賜你們的恩典,當時,你們原是仇敵,而真主聯合你們的心,你們借他的恩典才變成教胞;你們原是在一個火坑的邊緣上的,是真主使你們脫離那個火坑。真主如此為你們闡明他的跡象,以便你們遵循正道。”(3:103)
穆圣在麥地那建立的是一個充滿友愛與和諧的理想社會,穆斯林親如手足,面對敵人的侵略時同仇敵愾,絕不妥協,正如《古蘭經》所說:“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在他左右的人,對外道是莊嚴的,對教胞是慈祥的。”(4:48)
一個社會就像人的身體一樣,社會的每個成員是身體的各個肢體,而信仰則是在身體中流動的血液。穆圣說:“穆斯林應互相仁慈,互相友愛,猶如一個身體,當身體的某一部分生病時,其它部分都為他難過。”
伊朗著名詩人薩迪把這段圣訓用詩歌的語言表達:“世人皆兄弟,本是同根生,兄弟如唇齒,唇亡齒也寒。如無愛人心,枉擔人之名。”
在阿拉伯蒙昧時代,雖然各部落之間經常有戰爭發生,但阿拉伯人熱情好客,信守協約。這為穆圣實現統一阿拉伯民族的理想鋪平了道路。穆圣來到麥地那時,首先就要求遷士與輔士相互之間結為兄弟,甚至在財產方面也共同使用。據歷史記載,遷士和輔士結為兄弟后,雙方達成協議,互相繼承遺產。充分體現了穆斯林之間的友愛與和睦。
穆圣無論是在說話中,還是在實際行動中都特別重視穆斯林的團結和兄弟感情,堅決反對穆斯林之間互相攻擊,互相欺騙,互相紛爭。《古蘭經》強調說:“你們不要像那樣的人:在明證降臨之后,自己分裂,常常爭論;那等人,將受重大的刑罰。”(3:105) 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的同時,竭盡全力地統一阿拉伯各民族,調解人們之間的分歧,加強穆斯林兄弟民族的團結,這本身是穆圣的一項重大使命,也是安拉派遣使者的目的之一。穆圣絕不希望人們因四分五裂而遭受折磨,“你們本族中的使者確已來教化你們了,他不忍心見你們受痛苦,他渴望你們得正道,他慈愛信士們。”正因為此,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民族的道路上歷盡艱辛,正如穆圣自己所說 :“任何先知都沒有遭受過我所遭受的磨難。”
為鞏固穆斯林的團結,加強穆斯林之間的友誼,一旦穆斯林之間產生分歧,穆圣就立即調解,不讓分歧持續加劇。與此同時,穆圣鼓勵穆斯林,幫助人們調解紛爭。穆圣曾對一位薩哈布說:“艾布·艾優布,你希望我告訴你一種安拉及其使者都滿意的善舉嗎?”艾布·艾優布回答說:“安拉的使者,請講。”穆圣說:“當人們產生分歧時,你在他們之間調解;當人們的關系疏遠時,你把他們的關系拉近。”
穆圣還說:“為調解人們的分歧做出的努力,其報酬恰如為主道奮戰者。”
在白德爾戰役之中,由于當時沒有分配戰利品的法律,穆斯林一時不知道如何分配,并因此產生了分歧,穆圣為了維護穆斯林的團結,在人們之間進行調解。為了穆斯林的團結,在分配戰利品時,先知考慮到了那些因各種原因沒有參加戰爭的人,讓他們也得到自己的一份,“他們問你戰利品(應該歸誰),你說:‘戰利品應該歸真主和使者,你們應該敬畏真主,應該調停你們的紛爭,應當服從真主及其使者,如果你們是信士。’”
在白德爾戰役前,遷士們都表示,愿意與穆圣一道參加戰爭,抵御敵人,穆圣希望麥地那輔士也有人參加戰爭。但根據穆圣與他們達成的協議,麥地那人只負責保護穆圣在麥地那城內的安全,不參加麥地那城外的戰爭。穆圣便去找麥地那有威望的人,征求他們的意見,麥地那人欣然答應穆圣的要求,愿意隨穆圣出征,共同抵抗敵人。穆圣在得到輔士的援助后,才下達出征命令。穆圣的這一做法充分表明,他尊重當地的社會風俗,尊重人們的意見。[Page]
在吾侯德戰役中,有一些穆斯林臨陣逃脫,但《古蘭經》要求穆圣不要責備他們,原諒他們的過失,接受他們。《古蘭經》說:“故你當恕饒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當與他們商議公事。”
穆圣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強穆斯林的團結,不要因為某些人一時疏忽犯罪,就把他們趕出伊斯蘭教大家庭。
據歷史記載,在吾侯德戰役中,一位波斯穆斯林在交戰中對敵人說:“吃我一劍,我是波斯人。”穆圣責備他說,你為什么要說波斯人呢?為何不說是一位輔士青年呢?穆圣批評他,目的是為了消除穆斯林之間的種族思想,加強穆斯林的團結意識,并告訴穆斯林,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的信仰虔誠,為人友善,與此相比,一個人的種族身份不值一提。
穆圣在世時,通過各種途徑加強穆斯林的團結和民族統一,竭力鏟除導致穆斯林分歧的各種潛在因素。
在阿拉伯半島,麥地那和納吉蘭兩地是有經之人的中心,奧斯和赫茲拉吉的一些阿拉伯人皈依猶太教和基督教。艾布·阿米爾是吾侯德戰役著名烈士汗澤勒的父親。在蒙昧時代,他歸信了基督教,當伊斯蘭這顆燦爛的明星在麥地那閃閃發光,少數宗教面臨瓦解,其信徒紛紛皈依伊斯蘭教時,艾布·阿米爾感到非常憤怒,他與奧斯、赫澤拉吉兩大部落聯合,企圖破壞伊斯蘭教。穆圣得知他們的陰謀后,下令逮捕阿米爾。阿米爾逃到了麥加,隨后又逃到了塔伊夫,塔伊夫失陷后,又逃到了沙姆,并在那里指使偽信者從事破壞伊斯蘭教的活動。他在致他的一位朋友的信中策劃說,穆斯林在庫巴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你們也在那里修建一座清真寺,每當禮拜時間,你們聚集在清真寺里佯裝禮拜,既可以觀察穆斯林的動靜,還可以商討對策,伺機行動,而不會被穆斯林發現。
艾布·阿米爾以為,破壞伊斯蘭教的最好方法是打著宗教的旗號破壞宗教。同時,他也非常清楚,穆圣絕不會允許偽信者建立自己的基地。他思前想后,最后建議麥地那的偽信者,修建清真寺作為掩飾,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塔布克戰役中,當穆圣率領穆斯林起程時,偽信者頭目找到穆圣,以他們居住的地區離庫巴清真寺遠,一些老弱病殘去清真寺禮拜比較困難為由,要求穆圣允許他們在當地修建一座清真寺。對于他們的要求,當時穆圣沒有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復,告訴他們在塔布克戰役結束后再做最后決定。
在穆圣離開麥地那期間,那些偽信者擅作主張,在當地迅速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當穆圣從塔巴克戰役返回麥地那后,偽信者邀請穆圣到他們的清真寺禮拜。就在此時,安拉啟示穆圣,那些偽信者修建清真寺的目的不是為了禮拜和宣傳伊斯蘭教,而是為了在穆斯林之間挑撥離間,破壞穆斯林的團結與統一。
穆圣得到安拉的啟示后下令將偽信者修建的清真寺夷為平地,把那座清真寺的柱子燒毀,在一段時間內,把那里作為堆放垃圾的場所。
穆圣親自摧毀偽信者修建的清真寺,給予了他們強有力的打擊,偽信者的陰謀被暴露,他們的基地被徹底摧毀,他們的唯一保護者只剩下阿布杜拉·伊本·吾拜葉,在塔布克戰役后數月,吾拜葉去世,偽信者徹底瓦解。
穆圣摧毀偽信者修建的清真寺的目的是維護穆斯林的團結,阻止伊斯蘭社會出現政治分裂。穆圣在辭朝演說中特別強調了穆斯林社會的團結與統一,他說:“人們啊!直到你們回到安拉那里,正如本月本日和本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樣,你們的生命、財產以及你們的名譽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你們聆聽我的演說,并深思。每個穆斯林都是另一個穆斯林的兄弟,所有穆斯林都親如兄弟。”
二、消除種族歧視
為建立統一的伊斯蘭大家庭,穆圣采取的另一舉措是消除種族歧視和民族主義。
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的道路中能夠取得成功,穆斯林的社會和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其中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釋放奴隸、消除種族歧視。這一舉措體現了穆圣宣揚和平、鏟除暴虐、建立公正的偉大精神,穆圣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能獲得今后兩世成功的伊斯蘭和諧社會。正如《古蘭經》所說:“真的,真主的黨羽確是成功的。”(58:22) “不義的人,必定不會成功。”(6:135)[Page]
穆圣在麥加開始宣教的10年里,阿拉伯半島尚處于蒙昧的部落時代,部落之間長期發生戰爭和沖突,奴隸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如果沒有主人的允許,奴隸沒有自主權,沒有社會活動的權利,奴隸的信仰也追隨其主人,沒有選擇的權利。當伊斯蘭教興起時,穆圣號召世人信仰獨一的安拉,主張人類沒有奴隸與奴隸主之分,在安拉那里人人都是平等的。穆圣的這一號召徹底摧毀了阿拉伯蒙昧時代以部落和家族為基礎的社會關系,建立了以伊斯蘭教和仁愛為基礎的新的社會關系,在穆圣的感召下,許多奴隸,以及部落和家族關系比較弱的人群紛紛加入了伊斯蘭教,形成了強大的力量,對阿拉伯蒙昧時代的社會價值觀產生了巨大沖擊,多神教徒感到了強烈的恐懼,為新的社會、新的思想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時特別強調釋放奴隸,穆圣本人以身作則,安拉也啟示穆圣鼓勵人們釋放奴隸,《古蘭經》說:“你們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都不是正義。正義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經,信先知,并將所愛的財產施濟親戚、孤兒、貧民、旅客、乞丐和贖取奴隸,并謹守拜功,完納天課,履行約言,忍受窮困、患難和戰爭。這等人,確是忠貞的;這等人,確是敬畏的。”(2:177)
為了鼓勵人們釋放奴隸,提高奴隸的地位,穆圣曾讓被釋放的奴隸宰德·本·哈利斯擔任軍隊首領,讓黑奴拜拉勒誦讀“宣禮詞”,對波斯奴隸賽勒曼予以褒揚。穆圣說 :“誰釋放一位信主的奴隸,安拉佑護他的每個肢體免遭火獄的懲罰。”又說:“在安拉那里你們中最尊貴的人是你們中最敬畏安拉的人。”穆圣當著眾人宣布,埃塞俄比亞的奴隸和古萊氏的首領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穆圣強調說:“人們啊!你們的養主是獨一的安拉,你的祖先是一個,你們都是阿丹的后裔,阿丹從土上被造,在安拉那里,你們中最尊貴的人是最敬畏的人,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優越,除非憑借虔誠的信仰。”
穆圣在阿拉伯蒙昧時代提出的人人平等、公平正義的口號,與當時的弱肉強食、種族歧視的生存法則形成鮮明對照,對維護伊斯蘭大家庭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穆圣從來不分奴隸或奴隸主,大力提倡人人平等,追隨他的人無不感受到平等與公正的甜美。穆圣與穆斯林坐在一起時,如果他不說話,陌生人根本不知道誰是安拉的使者。當穆圣演講時,他都要把目光分散在每一位薩哈拜身上,以體現對每一位的平等關愛。穆圣說:“安拉不喜歡他的仆人有唯我獨尊的思想。”
穆圣堅持正義的立場吸引了眾多的人皈依伊斯蘭教,關于人類的平等,穆圣打了一個精辟的比喻:“從人祖阿丹到今天的人類都像這把梳子齒一樣,阿拉伯不比非阿拉伯尊貴,紅色人種不比黑人尊貴,唯憑對安拉的虔誠。”
穆圣無論是在宣傳伊斯蘭教的初期,還是在麥地那建立了伊斯蘭政府后,都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友愛,鏟除蒙昧時代的種族思想,用伊斯蘭教的敬主愛人代替蒙昧時代根深蒂固的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用安拉的法律代替貴族們根據自己的私欲制定的森林法。
穆圣禁止人們以出身為豪、以家族衡量人的地位高低。一天,穆圣的一些薩哈拜在一起談論身份,每個人都以自己出身貴族為豪,當輪到波斯人賽勒曼發言時,他說:“我是安拉的仆人賽勒曼,我曾經迷誤,安拉借穆圣引導我走正道,我曾經一無所有,安拉借穆圣使我富足,我曾經是奴隸,安拉借穆圣使我獲釋。”穆圣進來了,賽勒曼把剛才薩哈拜們的議論告訴給穆圣,穆圣就對他們說 :“古萊氏人啊!一個人的尊貴在于他的信仰,一個人的勇敢在于他的品德,一個人的根本在于理智。”穆圣還說:“引以種族為豪的人是火獄的燃料。”
穆圣雖然身為安拉的使者,但生活非常簡樸,非常節約,即使手中寬余,也不揮霍浪費,而是大力賑濟窮人。據伊瑪目阿里說,穆圣不允許他的家人用昂貴的布作窗簾。薩哈拜們也說,穆圣每日的開支非常少。伊瑪目阿里在《辭章之道》說:“安拉使他的使者們成為有力量、有毅力的人,而人們從外表上看他們是軟弱的,但是他們的內心和眼睛里充滿著自信與滿足,同時人們看到他們是貧窮的,使人們看到和聽到他們遭受傷害。”①[Page]
維護窮人的權利
穆圣在鏟除種族歧視的道路中,還大力維護窮人和受壓迫人民的權利,這一階層大多是沒有強大的部落作為庇護的奴隸和婦女,他們沒有任何社會和政治地位。當穆圣奉安拉之命宣傳伊斯蘭教時,他們得到了穆圣的支持和維護,他們中許多人皈依了伊斯蘭教。穆圣反對種族歧視和維護下層階級權利的舉措,對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穆斯林的團結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奠定了以《古蘭經》為核心的伊斯蘭社會基礎。
利用天房的重要地利
如果對伊斯蘭歷史進行研究,可以發現,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和建立統一的伊斯蘭大家庭時,充分利用了當時的一些有利條件,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有利環境就是天房。《古蘭經》說:“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的清真寺,確是在麥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導。”(3:96)天房是一個神圣的地方,在阿拉伯蒙昧時代,每當朝覲時期,許多阿拉伯人遠道而來,匯集麥加天房完成蒙昧時代的朝覲儀式,穆圣充分利用了這一條件,朝覲期間,在天房向人們宣揚伊斯蘭教真理,勸說人們放棄偶像崇拜。像侯奈法、肯德、薩爾薩爾、克勒布等部落首領都曾在朝覲中接受穆圣的宣傳,麥地那人也是通過朝覲認識穆圣,接受伊斯蘭教的。“真主以克爾白——禁寺——為眾人的綱維。”(5:97)穆圣在朝覲期間在天房的宣傳影響之大,令麥加多神教徒感到不安和恐懼。每年朝覲之前,麥加各部落首領都要聚集一起商討對策,怎樣讓前來朝覲的人們不受穆圣宣傳的影響,不改信伊斯蘭教。他們提出了許多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方案是心理戰術和反宣傳,他們在人們中間大肆宣傳說:“受降示教誨的人啊!你確是一個瘋子。”(15:6) 還說:“難道我們務必要為一個狂妄的詩人,而拋棄我們的眾神靈嗎?”(35:36)
三、加強個人與社會聯系
(1)阿拉伯人的勇敢和熱情
穆圣利用阿拉伯人的一些優良傳統與美德宣傳伊斯蘭教和加強穆斯林的團結。在阿拉伯蒙昧時代,雖然種族歧視思想嚴重,但守信、勇敢、熱情好客則是他們的美德,尤其是只要部落之間達成的協約,就沒有人敢違背。正是有這些美德,穆圣在宣傳伊斯蘭教時雖然面臨許多困難和障礙,但由于他得到了叔叔艾布·塔利布的保護,麥加部落首領不敢進一步迫害他。穆圣說:“在艾布·塔利布在世時,我沒有遭受古萊氏的任何虐待。”穆圣也把當時阿拉伯人的這些美德用于傳播伊斯蘭教中,他曾與各地人們簽訂協約,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阿格拜協約”、“第二阿格拜協約”、“拜德爾戰役效忠協約”、“里茲旺效忠協約”等。
阿拉伯人的勇敢有其社會、歷史和地理根源,穆圣對這些美德予以了肯定。穆圣在麥地那建立伊斯蘭政府后,在短短的十年中就發生了八十多次戰役,每一次戰役,阿拉伯人的勇敢和忠誠對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穆圣將這些美德與伊斯蘭功修融為一體,比如穆圣在表揚阿里的勇敢時說:“在壕溝戰役中,阿里的一劍比人類和精靈對安拉的崇拜更優越。”另一方面,穆圣還對阿拉伯人的熱情好客習俗進行了改良,并在穆斯林中間大力推行,對加強穆斯林的團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了減少貧富差距,穆圣號召人們幫助沒有能力的窮人,鼓勵人們施舍濟貧。“你們絕不能獲得全善,直到你們分舍自己所愛的事物。你們所施舍的,無論是什么,確是真主所知道的。”(3:92) 穆圣說:“安拉選擇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故你們應當用施舍援助這一宗教。”在伊斯蘭教初期,穆圣和麥加穆斯林被迫遷移麥地那,為了讓遷士有安居的地方,穆圣號召麥地那穆斯林幫助遠道而來的麥加穆斯林。麥地那穆斯林本來就熱情好客,再加上共同的信仰,他們對穆圣的這一號召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大家爭相邀請麥加穆斯林到自己的家里居住,由于邀請的人太多,人人都以得到遷士為榮,最后用抓鬮的形式安置遷士。《古蘭經》贊揚他們說:“在他們之前,安居故鄉而且確信正道的人們,他們喜愛遷居來的教胞們,他們對于那些教胞所獲的賞賜,不懷怨恨,他們雖有急需,也愿把自己所有的讓給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才是成功的。”(59:9)[Page]
穆圣把阿拉伯人的一些優良傳統和美德與伊斯蘭教融為一體,使伊斯蘭教的傳播更加迅速,穆斯林之間的團結更加緊密。伊斯蘭教允許多民族的存在,但不允許搞民族主義,不允許有人破壞各民族的政治和社會團結。《古蘭經》說:“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49:13)安拉創造人類,使人類分為各種民族是為了相互了解,共同發展。伊斯蘭教絕不允許有人利用民族主義破壞伊斯蘭大家庭的團結與和諧,穆圣說:“在人們中間鼓吹種族主義的人不屬于我。”
(2)穆圣的美德對穆斯林的團結產生的作用
安拉派遣穆圣的目的是完善人們的美德,穆圣說:“我被派遣為完善美德。”所以,穆圣的美德對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穆斯林的團結起到了重要作用。穆圣以高尚的品德感化人們,《古蘭經》贊美說:“你確是具備一種偉大的性格的。”(68:4)
穆圣的高尚品德是伊斯蘭教傳播迅速、穆斯林團結統一的重大動因,正如《古蘭經》說:“只因為從真主發出的慈恩,你溫和地對待他們;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殘酷的,那末,他們必定離你而分散;故你當恕饒他們,當為他們向主求饒,當與他們商議公事;你既決計行事,就當信托真主。真主的確喜愛信托他的人。”(3:159)
據歷史記載,奧勒斯·本·哈立斯曾在穆圣面前抽出寶劍指著說:“現在有誰能拯救你?”穆圣果斷地回答說:“安拉拯救我。”哈立斯聽到這話,身體顫抖,手中寶劍不知不覺地掉在了地上。面對哈立斯的威脅,穆圣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釋放了他。此后哈立斯一見人就說,穆圣是人類中最善良的人。
伊瑪目阿里在《辭章之道》中形容穆圣說:“穆圣是最純潔的人,是最慷慨的人。”穆圣的高尚品德是人類的楷模,在他的美德的感化下,許多敵人被感動,放棄了敵視,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穆圣的朋友。與此同時,穆圣的美德成為穆斯林的凝聚力,任何人只要與穆圣接觸,都會被他的美德所感動。
穆圣的另一美德是加強親友的聯系,結系骨肉親情。穆圣對家族與部落之間的友誼給予了特別重視,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各家族和部落之間聯系,營造統一和諧的社會。在伊斯蘭教前,阿拉伯盛行聯姻,通過聯姻加強部落和家族之間的關系,甚至用聯姻的方式解決紛爭, 化干戈為玉帛。穆圣也與穆斯特利格家族聯姻,娶了哈利斯的女兒,在聯姻后,被該家族關押的穆斯林全部獲得釋放。再如猶太教古萊茲家族首領海優·本·艾赫塔布在被俘后,穆圣與其聯姻,娶其女兒為妻,艾赫塔布也獲得了釋放,他的家族中許多人都皈依了伊斯蘭教。
總結
伊斯蘭教是統一的整體
天下穆斯林是一家,伊斯蘭教是統一的整體。因此,團結與統一是伊斯蘭的生命。在歷史上所有先知的使命都是為了團結人類,建立和諧世界。穆圣作為安拉派遣給人類的最后一位使者,他的使命就是宣揚仁愛,團結人心。穆圣說:“安拉派遣我作為仁慈的使者,作為人類互愛的使者。”《古蘭經》說:“你們當服從真主和使者,以便你們蒙主的憐恤。”(5:132) 又說:“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真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封印。真主是全知萬物的。” (33:40)
穆圣是封印萬圣的使者,是集大成者,是全人類的領袖,他的呼聲代表了所有先知的呼聲,他的教導包含了所有先知的教導,因此,穆圣對團結的呼吁是最完美的呼吁。穆圣說:“除我之外的所有先知都在我的旗幟之下。”穆圣的教民是受安拉慈憫的,是最優秀的,安拉說:“你們是為世人而被產生的最優秀的民族,你們勸善戒惡,確信真主。”(3:110) 伊斯蘭教是安拉為人類特選的宗教,“舍伊斯教尋求別的宗教的人,他所尋求的宗教,絕不被接受,他在后世,是虧折的。”(3:85)
世界穆斯林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才能稱得上是穆圣統一的教民,才能更好地宣揚伊斯蘭,完成安拉交給的使命,號召人們走上安拉的大道,“真主召人到平安的住宅,并引導其所欲引導的人走上正路。”(10:25) 穆斯林只有團結友愛,才能成為優秀的民族,才能實現穆圣為穆斯林繪制的宏偉藍圖。[Page]
只有加強伊斯蘭團結,伊斯蘭民族才能得到復興,安拉降示給人類的真理才能得到發揚光大。而要實現穆斯林的團結與統一,唯一的途徑就是虔誠敬畏安拉,認真履行安拉的命令,正如《古蘭經》所說:“你們的這個民族,確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我是你們的主,故你們應當崇拜我。”(21:92) 穆圣說:“安拉啟示我:在你的宗教中有我曾經對先知努哈的叮囑;在啟示給你的天經中有我曾對伊布拉欣、穆薩、爾薩的囑托,即:你們當維護宗教,絕不要因宗教而四分五裂。”所以,實現伊斯蘭團結的前提是對安拉的虔誠敬畏。“他因正道和真教而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勝過一切宗教。真主足為見證。”(48:28)
團結使穆斯林獲得新的生命,無論何時,只要穆斯林團結,這個民族就一定能夠進步、發展。正如《古蘭經》所說:“信道的人們啊!當使者號召你們去遵循那使你們獲得生命的(教訓)的時候,你們當響應真主和使者。”(8:24) 團結必須建立在服從安拉和穆圣的基礎之上,“信道的人們啊!你們應當服從真主,應當服從使者,你們不要使你們的善功無效。”(47:33)如果穆斯林不團結,不遵循安拉的法律,就必將走向迷誤,其結果必然是分裂,“誰違抗真主及其使者,誰已陷入顯著的迷誤了。”(33:36)
伊斯蘭教是明燈,團結是燈油。如果穆斯林不團結,伊斯蘭教的明燈就不能夠放射出自己的光芒,世人也不能夠得到伊斯蘭教的引導。此外,伊斯蘭教的敵人隨時都企圖熄滅伊斯蘭教的光亮,只有穆斯林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維護伊斯蘭教的光芒。“他們妄想用自己的口吹滅真主的光明,但真主只愿發揚自己的光明,即使不信道者不愿意。” (9:32)
團結一直是列圣的愿望和畢生追求的目的,穆圣一生中為穆斯林的團結做出了不懈努力,最終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穆圣為了實現民族的統一,為了人類的和諧,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狀況、風俗習慣,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政治和文化發展的措施,徹底改變了阿拉伯社會愚昧落后的面貌。穆圣在宣揚伊斯蘭教中特別強調平等與自由,堅決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暴力和極端行為,強調人性與道德,要求人們相互友愛,和睦共處,反對分裂,反對教派主義、民族主義,尊重各民族的優良傳統。穆圣就是通過以上方法傳播伊斯蘭教,并用伊斯蘭教使穆斯林心心相連,團結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