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省督,阿里王朝(1805~1952)的奠基者。原系阿爾巴尼亞人。生于希臘卡瓦拉,卒于亞歷山大。1799年和1801年兩次隨土軍與入侵埃及的法軍作戰。1805年借助埃及人民的支持,成為埃及總督。

穆罕默德·阿里為了建設一個阿拉伯人的帝國而進行了各種改革。政治上,消滅地方割據的馬木留克勢力,統一了全國。經濟上,廢除包稅制,沒收馬木留克的全部土地和長老的部分土地,將其賜給臣下和子女,或分成小塊租給農民耕種,注重興修水利,推廣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對農業、手工業生產和銷售實行嚴格管理和監督 ;從西歐進口機器,聘請技師,創辦以軍事工業為主的第一批近代機器工業,同時開展對外貿易。軍事上,重建陸軍,創辦海軍,使埃及成為地中海東部強國。文化上,開辦各類專科學校,選派留學生出國,翻譯科技書籍。這些措施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是在保留封建農奴制基礎上的改革。它促使長期落后的工農業生產獲得發展,使埃及實際上贏得了獨立。在1838~1841年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于1839年6月的色吉布戰役中徹底敗北,其海軍也向穆罕默德·阿里投誠,導致他占領巴勒斯坦、敘利亞及土耳其部分領土,逼近伊斯坦布爾,建立起一個地跨非、亞兩洲的帝國。1840年,英、俄、奧、普、土5國召開倫敦會議,以武力脅迫穆罕默 德·阿里從國外撤回全部軍隊,僅保留埃及省督的世襲權和蘇丹地區的終身管轄權。穆罕默德·阿里1848年遜位于其長子易卜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