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生平(3)
來源:
時間:2009-12-31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生命里三個女人:在阿拉法特看來,愛情和自由戰士形象是自相矛盾的。他以及他的同僚都用“沒有時間”來避開愛情這個話題。有三個女人走進過他的情感世界。在與他相差34歲的金發女郎蘇哈相遇后,終生不娶的誓言終于……初次成為新郎的阿拉法特已經62歲。
阿拉法特年輕時曾說:“無數的艱難困苦在等著我,我決定終生不娶。我認為,我應該為我的人民,為所有的孩子做出犧牲!”1958年,29歲的阿拉法特赴科威特任公共工程師,他在科威特工作期間,發生過一個令他終生難忘、也為世人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那時,阿拉法特的好友曾屢次為他巧搭鵲橋,他都予以謝絕。據他的戰友說,阿拉法特曾經有過戀人,但他為了巴勒斯坦事業,只好忍痛割愛,一度做出一輩子不結婚的決定。
在若干年之后,他在回憶這件痛苦的往事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是一個凡人,何嘗不想有妻室兒女,但我知道,無數的艱難困苦在等著我,我不忍心讓一名婦女承受這些艱難困苦。因此,我決定終生不娶。我認為,我應該為我的人民,為所有的孩子做出犧牲!”這就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漢的鋼鐵誓言。
阿拉法特在青年時代曾立下終生不娶的誓言,但隨著情況的變化,他的愛情觀發生了變化。1971年,阿拉法特在貝魯特第一次見到時年30歲喪偶的娜達時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娜達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曾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貝魯特的美國大學。娜達熱愛自己的祖國,決心為巴勒斯坦事業而奮斗。阿拉法特與她交往甚密,逐漸產生了感情。1975年,黎巴嫩爆發大規模內戰,黎巴嫩的穆斯林與巴解組織為一方,黎巴嫩的基督教徒為另一方,雙方展開血腥激戰。由于娜達與交戰雙方都有良好關系,她便成為溝通交戰雙方的橋梁。一天夜里,她從總統府返回住所時,突遭暗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