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熱克甫委員的這份真誠與執著源自他多年來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生活狀況的調查與思考。從1995年起,他每年都要出幾趟遠門。一個方向是北京、上海、杭州、江西牞另一個方向是阿克蘇、和田、喀什……用他的話說,每去一次內地,都能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牞這個距離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上。去年,他坐在人民大會堂認真地聽賈慶林主席的講話,看到身邊的兩位委員在用英語頻道聽報告,這件事給阿布都熱克甫委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怎樣才能讓新疆趕上內地發展的步伐?一個個問題催促他走訪了一個個鄉村,他要發現問題,尋找答案。
經過長時間調查,阿布都熱克甫委員發現制約新疆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人的素質。他有了自己的使命:為新疆的孩子們爭取更好的成長環境。去年的提案得到了答復,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應,今年,他要親自去一趟,看看孩子們究竟在怎樣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因而,在此次政協會議開幕前夕,他風塵仆仆趕到了楊鎮第一中學。
走進校園,他一時迷惑了。看到一群孩子在一起打籃球做運動,說說笑笑,親密無間,一時辨認不出哪一個是新疆的孩子,哪一個是當地的孩子。隨后,他走進新疆內高班孩子們的教室、宿舍、食堂,細細考察,看到孩子們寬敞明亮的校舍,看到6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廚師為孩子們精心烹制的飯菜,他十分欣慰和感慨。
回到賓館,阿布都熱克甫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新疆一些地方還在用傳統的方式從事農業種植,農民增收相對緩慢,他們需要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隨后,阿布都熱克甫拿出筆,開始寫另外兩份提案——《關于請求國家協調內地高校增加在新疆招生計劃的提案》《關于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專項解決南疆三地州山區和沙漠邊緣鄉村脫貧致富問題的提案》。
“去年兩會上,我聽了總理的報告,總理就說孩子們要上好學,我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今天我親眼目睹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心里踏實了,回去后要對所有的少數民族同胞們說,我們的孩子在那里學得非常好,身體也好,團結得也好,你們放心吧。”
發展,要靠人,人才,是新疆發展最珍貴的資源。阿布都熱克甫委員熱切地希望這三份提案能夠繼續受到大會的關注和答復,希望更多的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孩子們能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