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錯那縣緊緊圍繞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這個核心,在全縣范圍內大力發展茶葉特色產業,從而轉變了農牧業增長方式,農牧民群眾也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發展特色產業就要在“特”字上創利潤,在“新”字上下功夫。錯那縣按照“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區域、優先發展”的原則,緊緊圍繞高海拔茶葉這一突破口,幫助農牧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使特色產業真正成為農牧民群眾快速增收的新亮點。錯那縣茶場位于勒布辦事處勒布鄉境內,利用勒布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發展高山云霧茶葉。2005 年該茶場通過新栽種茶樹,把低產田改種成梯型茶地,目前該茶場面積達到202.9 畝,并完成了對202.9 畝茶場的承包。茶場產茶地面積達到42.9 畝,當地11戶群眾和原茶場12名職工對茶場進行了分片承包,茶場實行了自主經營、自主管理,完成對產茶的承包。并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通過對外招商的形式,完成對茶葉的產銷。2005 年勒布茶場純收入達到2萬多元,預計2006 年將達到5萬多元。
記者在錯那縣采訪時獲悉,錯那縣在近幾年發展特色產業的基礎上,不斷地總結經驗,積極尋找發展農牧區特色產業的新路子,立足資源優勢,以市場為依托,狠抓組織引導、加大投入、試點示范、強化服務這4個關鍵環節,大力發展茶葉等適合該縣的農牧業特色產業。計劃從2006 年開始,在勒布鄉繼續擴大茶樹的種植面積,并推廣竹器編織特色產業,在全縣范圍內推廣藏雞養殖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特色產業項目,讓特色產業真正為農牧民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