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穩步發展對外貿易,開拓新興市場。對此,寧夏回族自治區代表團提出的建議認為,寧夏應努力發揮民族優勢,構建面向穆斯林世界開放的經濟先導區,進一步提升寧夏的對外開放水平。
位于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2008年,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寧夏要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國內外、區內外經濟技術合作,構筑內陸開放的新格局。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說,加快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內陸開放型經濟,是推動寧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出路和動力來源。同時,擁有著與穆斯林國家相同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相似的人文環境優勢的寧夏,在發展面向穆斯林世界開放的經濟先導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王正偉說,“寧夏在發展清真產品、清真產業方面有人文、區位、產業優勢。人文優勢,就是寧夏是一個回族自治區,歷史上就跟阿拉伯國家打交道,回族先民很多都是從歷史上的波斯等地來的,有一種天然的聯系。經濟上,從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到現在新的貿易發展都有很好的優勢。區位優勢(方面),(寧夏)在(輻射)全國所有省會城市的1800公里之內是中心,在(輻射)東南亞(地區的)3000公里(內)是中心,所以,開辟到東南亞和中東的航線是最佳的位置,是發展貨運的最佳通道。我們相信,通過雅布萊航線發展同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往來。產業優勢(方面),我們現在已經有兩大工業園區,賀蘭德勝清真食品工業園區和吳忠穆斯林工業園區,已經有一大批產品銷往國內和穆斯林國家。”
除了上述優勢,寧夏近年來積極開展的面向穆斯林國家的工作,也為其走進穆斯林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9年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80多個國家代表來到寧夏,其中一大批是穆斯林國家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寧夏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袁進琳說,“我們這幾年舉辦穆斯林商貿洽談會,先在國內,后到國外,每年都有大批的馬來西亞、中東(阿拉伯國家)、伊朗等國家的人員來往,經常有些項目投資,他們關心的點和我們關注的點都有共同之處。”
為進一步促進寧夏向穆斯林世界開放,在今年全國人大年度例會期間,寧夏代表團提出了關于“將寧夏列為國家級面向穆斯林世界開放的內陸型經濟先導區”的建議,并計劃開展一系列工作,力圖把寧夏打造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地與出口基地,加強與穆斯林世界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說,“要辦好中阿經貿合作論壇,建設永久性的會館。我們跟迪拜合作,建設孔子學院。我們正在爭取建設清真產品的保稅區,帶動寧夏清真產業的發展。我們已經建立了兩大工業園區,清真產品和穆斯林用品的工業園區,想吸引全國的穆斯林產業到寧夏來。伊斯蘭銀行,國家有關單位已經批準,正在試點。穆斯林小商品中心已經開工建設,今年五、六月份就可以開業。(為了加強對外合作),我們已經在6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寧夏清真產品的銷售中心。(我們想)想通過具體實施這些方面的工作,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先導區)。”
在寧夏積極面向穆斯林國家和地區開放,力求在國際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市場打響寧夏品牌的過程中,作為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寧夏中部的吳忠市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吳忠市市長吳玉才說,吳忠市將借助自治區加快發展內陸開放經濟的時機,大力發展清真肉制品、乳制品等民族特色產業。在談到今年具體工作時,吳玉才說,“大型的國內知名的龍頭企業,我們還比較缺,我們下一步要加大宣傳這個地方的思路和打算。一些有志之士和一些大企業,比如國內知名的清真品牌,吉林皓月集團和伊利奶產業,我們現在也正在談。引進一些大型企業帶動一下,這樣既可以帶動清真產業的發展,也能帶動當地農副產品的發展,也可以帶動農民增收。”
寧夏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民族特色產業這張王牌,而內陸型經濟先導區的建立,將使寧夏闊步走進穆斯林世界。寧夏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袁進琳說,“寧夏是一個內陸型省份,寧夏要走出去的話,跟其他地方相比較,我們的優勢是穆斯林這張王牌,這給我們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生產好多產品都帶有民族特色,這對寧夏今后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特別是我們建成旅游目的地的話,中東國家的人來這個地方旅游和投資的話,對寧夏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