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牛奶無人問,今日牛奶變成錢。”對于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奶牛養殖戶來說,門牛乳制品有限公司的建立,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目前,門牛乳制品公司,帶動了全縣6700戶奶牛養殖戶增收。
2005年7月,門牛乳制品有限公司順應全州加快現代高效畜牧業發展戰略,投資200多萬元引進先進的干酪素生產工藝,擔當起了門源奶牛產業的“龍頭”。為了保證生產原料的滿足供應,該公司先后在麻蓮、泉口、青石嘴等奶牛養殖重點村設立了12個收購點,培育了一批規模在20頭以上的專業戶和500頭以上的奶源生產基地,催生了一批奶牛養殖戶,到目前,穩定發展供奶戶6700戶,將企業、基地、養殖戶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格局。2007年共收購、加工牛奶1800噸,拉動供奶戶戶均增收396元。
僅與該公司鄰近的麻蓮鄉,由于該公司的帶動,奶牛養殖從原來的不足千頭,發展到現在的2200多頭,培育奶牛養殖戶600余戶,年產牛奶2000多噸,僅出售牛奶一項,給該鄉農民增加180萬元的收入。據該鄉瓜拉村黨支部書記馬俊英介紹,僅瓜拉村養奶牛1000多頭,戶均2頭以上,除少部分牛奶加工奶皮外,大部分牛奶都出售給門牛乳制品公司,為群眾開辟了一條增收渠道。他說:“以前產的牛奶沒人要,群眾就不養奶牛了,現在有了銷路,大家都想養奶牛增收。一些人以賣牛奶修起了瓦房、騎上了摩托車,這里的群眾就叫牛奶瓦房,牛奶摩托車,甚至叫起了牛奶媳婦、牛奶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