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名】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

【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由紅、白、綠三色組成。紅色部分在旗面上構成橫的“T”字形圖案,右側上方為白色,下方為綠色。旗面左上角繪有黃色的阿曼國徽。紅色象征吉祥,是阿曼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白色象征和平與純潔;綠色代表大地。

【
國徽】圖案由一把阿拉伯飾刀,兩把彎刀和一條佩帶組成,表示阿曼人民保衛國家主權和獨立的決心與力量。
【
獨立日】12月20日(1951年)
【
國慶日】11月18日(1940年,蘇丹卡布斯誕辰,始自1970年)
【
國家政要】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 (Qabus Bin Said) ,1970年7月即位。

【
自然地理】面積30.95萬平方公里。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西北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西連沙特阿拉伯,西南鄰也門共和國。東北與東南瀕臨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700公里。境內大部分是海拔200—500米的高原。東北部為哈賈爾山脈,其主峰沙姆山海拔3352米,為全國最高峰。中部是平原,多沙漠。西南部為佐法爾高原。除東北部山地外,均屬熱帶沙漠氣侯。全年分兩季,5月至10月為熱季,氣溫高達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為涼季,氣溫約為24℃。年平均降水量130毫米。
【
人口】274萬(2007年)。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在馬斯喀特及馬特拉赫,另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本國居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0%屬伊巴德教派。
馬斯喀特濱海大道
【
首都】馬斯喀特(Muscat),人口78.6萬。馬斯喀特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據守印度洋通往波斯灣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馬斯喀特”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東西降落的地方”。
【行政區劃】按行政區域劃分為4個省(馬斯喀特省、佐法爾省、穆桑達姆省、布萊米省)和5個地區(巴推奈地區、達希萊地區、內地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省區之下設有60個州(2006年3月,阿曼設立米茲尤奈州,是阿第60個州,位于佐法爾省)。
【簡史】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古代稱馬肯,意為“礦產之國”。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并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
像其他文明古國一樣,阿曼人民也經歷了眾多不同的歷史時期。在1624年開始的a'ruba時代,阿曼成功的驅逐了阿曼海岸,海灣地區和印度洋的葡萄牙侵略者。
Al Busaid王朝由Imam Ahmed bin Said于1744年建立,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是其世襲子孫。本·賽義德王朝是由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的世襲子孫Imam Ahmed bin Said在1744年建立的。在本·賽義德的王朝經歷了263年后,成功地增強了國家的實力和提升了國際影響力。阿曼歷史上有幾個時期國力衰弱,或存在內部沖突,由于國內,地區和國際因素,阿曼曾一度與世界其他國家失去了聯系。盡管如此,這時期伴隨著1970年蘇丹卡布斯王朝的簡歷也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