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統計,我國2009年玉石行業年消費量超過200億元,是世界第一大玉石消費及加工國。
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集群來說,我國玉器行業以小作坊式生產為主,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無法回避的困難。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蘇州玉器行業集中優勢大打蘇州品牌,在國內外的展銷會、展覽會上都以蘇州品牌的面目出現。這不僅使蘇州玉器行業從突出蘇州的地緣優勢中受益,更為蘇州玉器行業的整體推廣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以整體品牌出現、突出地方特色的做法,不僅能提高當地玉器行業的集中度,并且能消除玉器行業小作坊式經營中資金不足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弊端。
資金制約行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政府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玉雕廠、玉器產品經營公司以及手工小作坊如雨后春筍,玉石行業從業人員大幅增加,玉器的加工、生產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玉器廠良莠不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設計力量薄弱,設備陳舊落后,市場比較混亂等情況。
中國珠寶業發展很快,特別是玉石業獨具特色,是一個具備濃郁文化內涵的行業,并伴隨著從業人員大幅增加。拿翡翠來說,翡翠雖產自緬甸,卻有80%的原料在中國內地加工銷售。
玉器行業最初的高利潤使得全國的玉器商店遍地開花。這對于珠寶業的發展來說促進很大,而千店一面、同質化嚴重的特點又使得企業之間的產品以及營銷模式變化不大,制約了玉器行業的發展。
作為資金密集型的產業集群,資金在原材料中的積壓太多,尤其是和田籽玉,一公斤就需要資金幾百萬元,占壓資金嚴重。玉石原料價格過高、生產周期長造成資金周轉壓力很大。由此,形成了玉器行業內作坊式生產、分散經營的特點,這樣的現狀使玉雕企業很難騰出足夠的資金用于其他投入,比如玉雕設計的開發、宣傳等,這在客觀上造成玉器行業缺乏特點和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資金無疑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在玉器行業,人才素質不高,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玉石行業的設計人員在文化、藝術、審美觀等方面達不到要求,這也同樣需要資金對人才進行培訓。
資源整合有利于行業發展
在玉器行業,特別是加工和田籽玉的企業,存在面粉比面包貴的情況,資金充足的企業成為最大的贏家,可這樣的贏家畢竟占少數,對于大多數小作坊式的企業來說,處境尷尬。
記者在采訪蘇州玉石文化行業協會會長陳健時了解到,蘇州玉器行業為了避免行業資金短缺造成的尷尬,通過展銷會等多種方式,以整體品牌向國內外進行推廣。這種整體推廣的營銷模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價值,使蘇州玉器產生的品牌效應大幅提高。這對整個蘇州玉器行業來說,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品牌的樹立上,作坊式的企業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資金來做宣傳。即使自身企業的設計出眾,做工精巧,立意新奇,作坊式企業也只能在很小的圈子內有影響。如果以地方品牌出招,大打地方牌,企業不會再為沒有資金做宣傳而費神,以整體品牌出現,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在心理上認同,無論多么小的企業,都會底氣十足地向人們炫耀:“我們是蘇州玉器。”
從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上來看, 消費者的需求有何變化,市場營銷需要那些調整,行業協會也有足夠的優勢,并且會針對市場行情隨時調整產品設計、營銷思路等。
資源整合,使資金、人才、行銷等方面都有了整體的提高。在資金上,可以擴充玉器原料的供應源;同時加快人才培養,結合國內外先進的文化創意理念,使當地玉雕設計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通過市場運作提升當地整體的玉器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這些無疑是成功的營銷模式。
做大做強玉器產業,企業需要更大的平臺,這就是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地方玉器品牌,借助各種節慶活動營造推崇弘揚玉文化的氛圍,高水平地策劃營銷,才會積聚人氣財氣,在國內國際產生足夠的市場影響力。
玉器行業本身是由作坊式的小手工業發展而來的,集中度不高,生產力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只有通過整合,才能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從根本上克服行業發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