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葉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場
摩洛哥歷來是中國茶葉出口的第一大市場,維護、促進中摩茶葉貿易,關涉到我國茶產業和廣大茶農的切身利益。
日前,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了一次高規格茶界代表團出訪摩洛哥及意大利等國安溪鐵觀音。中摩、中意貿易最新進展如何,有什么新問題?我們應該怎么應對?就此,本報專訪了商會茶葉分會秘書長蔡軍。
“低價牌”催生代表團
《茶周刊》:此次出訪摩洛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蔡:摩洛哥是個“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國家,進口綠茶量歷來居世界第一,也是我綠茶出口第一市場。2008年,摩洛哥進口我茶葉5萬噸,金額1.3億美元,占安溪鐵觀音我茶葉出口總量的20%。今年前10個月,進口4.9萬噸,總額1.18億。摩洛哥是我國綠茶出口的晴雨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段時間內,摩作為我茶葉主要出口市場的地位不會改變。
但是,近幾年來,摩洛哥進口商堅持打低價牌,我國出口的茶葉不斷受到摩方“壓價”。一方面,摩進口商以各種理由拒絕為質量好的茶葉支付更高的價格,導致我出口茶葉檔次和品質難以提升。另一方面,進口商也以經濟欠發達,消費者購買力有限以及肯尼亞茶價格走低為由拒絕合理漲價。因茶葉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人民幣升值及宣傳推廣不夠,以及摩進口商故意壓低價格,我對摩茶葉出口經營幾無利潤,致使很多企安溪鐵觀音業不愿經營摩市場。據企業反映,近年來,受勞動力、燃料、電力、運輸成本增加等綜合因素影響,茶葉企業生產總成本上升10%—15%,而出口價格卻被迫保持在原有低水平。
目前摩市場共有300多個茶葉品牌,中國茶葉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拳頭產品,在出口價格、品質等方面喪失話語權,不能形成合力抵制摩方不合理要求。
此次出訪主要是為了解摩洛哥茶葉市場,加強對該市場的品質管理和規范,探討相互間的合作,強化宣傳和推廣,幫助企業營造良好洽談環境和條件尤顯重要,達到互利雙贏。
《茶周刊》:為什么組織高規格的代表安溪鐵觀音團?
蔡:這是首次組織高規格的貿易代表團出訪摩。特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商務部主管官員等隨團出訪,主要是從品質和促進管理角度出發的。安溪鐵觀音
此次高規格代表團,主要是為了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中國特別重視摩洛哥市場。
我們邀請陳院士出行,主要是為了向摩方介紹中國綠茶的科學原理,并促進雙方在技術層面的交流。陳院士在摩洛哥做了茶與健康的報告,引起了產業界的熱烈興趣。國家質檢總局介紹了中國實施的《食品安全法》情況,引起關注。
蔡:在摩期間,代表團與主要進口商進行了交流,并舉辦了中摩雙邊交流會。特別是,代表團與前四大進口商進行了聯誼和有效的溝通,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理解。
代表團受到中國大使館的高度重視,代表團會見了中國駐摩大使許鏡湖,接受了中國駐摩使館的宴請。
代表團還考察了卡薩布蘭卡和馬拉喀什兩個安溪鐵觀音主要茶葉市場的經營狀況,現場抽取了主要品牌茶葉進行感官品質檢測,并將樣品帶回國交專業機構進行檢測,以達到指導市場的目的。摩洛哥媒體對代表團來到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中摩貿易未受金融危機影響
《茶周刊》:今年,我國對摩洛哥茶葉出口量是否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
蔡:盡管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1安溪鐵觀音—10月,我對摩茶葉出口4.9萬噸,同比增長6%。中國茶葉已是摩各階層民眾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品,是摩生活風俗的組成部分,茶葉消耗量并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削弱。另一方面,今年我出口茶葉質量不斷提高。對摩市場珠茶樣品質感官檢測顯示,大多數企業出口珠茶質量比2008年以前有了明顯好轉。
呼吁摩方改進貿易環境
《茶周刊》:摩洛哥的貿易環境是否還有改進的空間?
蔡:近年來,摩方管理中的漏洞和不合理規定,阻礙了中摩茶葉貿易健康發展。摩對茶葉征收高達40%的進口關稅,加上增值稅等,摩進口茶葉綜合稅率高達62.5%。高安溪鐵觀音關稅,一方面影響了價格,另一方面也導致一些出口到阿爾及利亞的中國茶葉被走私至摩,并仿冒摩當地品牌,擾亂了摩茶葉市場秩序。此外,摩方也缺少一個統一的行業協會,不利于雙方溝通交流和行業管理。對這些問題,代表團都提出了特別的建議,希望摩方盡快改進。
《茶周刊》:我國茶界可以進一步采取哪些措施,促進中摩茶葉貿易更上一層樓?
蔡:加大宣傳推介和溝通力度,消除理解安溪鐵觀音誤區,是提升中國茶葉合理價格,維護中摩茶葉貿易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宣傳珠茶和眉茶之外的其他茶類,促進其他人更多了解其他茶類。一是注重茶文化及茶與健康的弘揚,結合摩宗教習慣和市場情況,以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宣傳;二是通過實物展示和品嘗等方式,扭轉摩方對茶葉品質的錯誤觀念。
2010年,行業協會將再次赴摩,繼續開展中國茶葉對摩宣傳活動,通過舉辦交流會、展示會、品茶會,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手冊,讓消費者更好地理解中國茶。
一次成功的出訪
《茶周刊》:此次出訪有哪些重要成果?
蔡:在各方努力下,此次出訪圓滿完成預定任務,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增強了與摩、意同業間的感情,各方交流信息,互通有無,拓展商機,共商茶事,對于穩定摩、意市場安溪鐵觀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掌握了我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狀況第一手資料,見證了我出口茶葉質量穩步提高的事實;三是找出了阻礙中摩茶葉貿易健康發展的癥結所在,就存在的問題與摩方進行了坦誠溝通,達成了共同努力、互利共贏等共識,并對今后進一步提高出口茶葉價格,維護我企業利益打下了良好基礎;四是為今后制定茶葉出口戰略、進一步開展宣傳推介活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茶周刊》:此次出訪,對以后的工作有哪些啟示?
蔡:在兩個市場,都缺少話語權和貿易主動權。一方面,我們要研究制定我茶葉出口總體規劃,從戰略角度制定今后5—10年我茶葉出口總體規劃,包括出口品種、品牌建設、市場推廣等一攬子方案,多方位的推動我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健康穩定發展。
另一方面,出口還需要有質量作基礎,要充安溪鐵觀音分發揮行業督促和協調作用,狠抓茶葉出口質量,督促中國企業誠信建設,配合主管部門實行茶葉進出口企業分類管理和“黑名單”制度。
再者,要加大與海外進口商的聯系力度,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力度,讓他們對中國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大請進來走出去戰略的貫徹。
意大利之行
《茶周刊》:出訪意大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蔡: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在意大利,我們拜訪了安溪鐵觀音聯合國糧農組織茶葉小組。會談中,就協調各國采取科學合理的茶葉農殘限量標準以及WTO TBT/SPS協議的執行,進行了商討。關于2011年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茶業大會暨展覽會,雙方進行了交流。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我國近幾年茶葉的發展,進行了高度評價,呼吁中國在國際茶葉貿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茶周刊》:意大利茶葉消費情況怎么樣?
蔡:歐盟是全球茶葉重要消費市場,年進口茶葉約30萬—40 萬噸,我對歐茶葉出口只有2萬噸,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意大利是歐盟主要成員國,主要以咖啡和紅茶為主,進口安溪鐵觀音中國茶葉只有千噸左右,對我國茶葉還缺少了解。加強與該國茶葉行業組織和進口商的聯系,尤顯重要,有利于拓展意大利乃至于整個歐盟市場。出訪期間,代表團密集拜會了意大利茶葉協會主席及主要進口商,達成了促進雙方合作的初步意向。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