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場情況好,養牛直接獲利7萬元。”3月9日,彭陽縣古城鎮任河村養牛戶楊生科說。據了解,彭陽縣今年飼草種植面積達到140萬畝以上,同時在資金扶持下,保持養牛規模擴增,讓該縣農民從草畜產業獲得雙豐收。
多年來彭陽縣一直保持著100萬畝紫花苜蓿種植規模,同時還保證了30萬畝地膜玉米的正常種植。由于紫花苜蓿有一定退化期,去年彭陽縣拿出150萬元補種10萬畝退化苜蓿,而且又新種紫花苜蓿10萬畝,充分保證當地發展畜牧業原料供給。同時培育牧草收購加工企業2家,收購農戶富余紫花苜蓿11.25萬噸,農民實現現金收益9000萬元。目前彭陽縣收入過萬元的種草戶已經超過了500戶。
“農戶自己種草的低成本和政府的多項扶持政策,又無形當中刺激了養牛積極性。”彭陽縣農牧局副局長章建波介紹,去年縣上統籌500萬元基礎母牛補欄資金,對養殖戶給予2000至2萬元扶持,使得基礎母牛新增補欄2397頭;以政府繳納擔保金形式,爭取縣農行養殖業低息貸款2000萬元,直接上門對養牛戶放款1到3萬元,新增補欄7103頭牛。而且建成以飼草配送中心為主的“三貯一化”池1.4萬立方米,投放飼草加工機械3010臺。去年,該縣肉牛養殖達到16萬頭,草畜產業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750元,占到當年彭陽縣農民年人均收入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