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14日,寧夏大型民族原創舞劇《花兒》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演出3場,百位回漢演員深情演繹了一段花兒姑娘與牧羊人的凄美愛語,令觀看演出的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文藝專家等5000余名觀眾陶醉。由張繼鋼率領的一流創作團隊與寧夏歌舞團百位演員打造的這部舞劇,從創作到成功搬上舞臺,其間經歷了3年的磨礪。當謝幕的那一刻,全體創排和演職人員都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寧夏人怎么能創排出這么好的舞???
多年來,寧夏一直沒有一部好的反映回族風情的大型舞劇,2006年初,自治區文化廳提出讓寧夏歌舞團來完成這一任務。當年9月,寧夏歌舞團團長范晉國趕到福建廈門,與時任中國舞協《舞蹈》雜志社執行副主編的張宗燦商討創作舞劇的想法。從事劇本創作30年的張宗燦欣然接受,并于2007年完成劇本創作。
劇本寫好后,急需聘請總導演。范晉國經請示自治區文化廳和張宗燦后,決定聘請全國一流的大導演、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鋼。為見張繼鋼一面,范晉國跑了7趟北京,他的執著最終打動了張繼鋼。張繼鋼看完劇本后評價:“劇本是目前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范晉國喜出望外,再次赴京與張繼鋼、張宗燦確定班底:趙季平擔任作曲,丁穎擔任執行編導,鞠毅和宋立分別擔任舞美設計和服裝設計。
從2007年5月開始,創作班底數次來寧,深入固原原州區、涇源、海原等花兒流傳的地方采風。音樂創作整整歷時一年,舞美、燈光先后修改了6次。
為了藝術,《花兒》的演員們不怕吃苦。男主角谷亮亮在臺上演出時,臉上的汗水隨著舞蹈動作在空中不時飄灑,優美的舞姿令觀眾難忘。他是在進京前一個月才進劇組的,春節期間曾3次從北京趕到寧夏進行合練。女主角馬仟摔傷后堅持排練,她說:“我們這些人不能去醫院,醫生看了后會勸說我們別運動,可我們怎么能不排練。”“一撮黑”王亮從寧夏藝校畢業后到深圳工作,每天都有參加商演的機會,一月工資3000多元。《花兒》招募演員時,寧夏歌舞團副團長陳麗云將他挖了回來。王亮在寧夏的月工資僅有700元,與他以前的收入相差懸殊,他為何還愿意回來?“一個舞蹈演員沒有一部好的作品,還不如不跳舞。”王亮告訴記者,排練時他胳膊、腿到處是傷,休息時就窩在家里烤電治療。此次在京演出的前兩天,劇組的全體演員連夜在保利劇院走臺,有時凌晨4時才回到駐地,早上8時又繼續排練。
導演張繼鋼特別想為寧夏做點事情
張繼鋼以前不了解寧夏,因創排《花兒》而喜歡上了寧夏。“一到寧夏,心一下子變得寧靜、安詳。不知是出于什么樣的藝術情感,特別想為寧夏做點事情。”他說,每次來寧,自治區黨政領導都會陪著他,“我從他們眼光中讀到了期待”。張繼鋼表示,《花兒》此次進京演出,恰逢全國兩會,而且又是在北京最重要的演藝場所之一演出,正是為寧夏人民爭光的時候。他說,能為寧夏做點事情是應該的,但最重要的是向寧夏學習,了解寧夏花兒的相關知識。
《花兒》是獨一無二的,與他的作品《野斑馬》、《解放》、《一把酸棗》、《復興之路》都不同。“創作一部舞劇,對創作人員來說,首先要尋找獨特的藝術語言,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異,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屬于舞劇《花兒》的獨特藝術語言和呈現方式。”張繼鋼說。為使《花兒》呈現出寧夏與回族獨有的特色,他們在創作中努力“去舊”。在編排動作時,凡是發現某個動作有點眼熟,就立刻放棄。在主題方面,《花兒》展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羊之間的生命歌唱,藝術地呈現這種生靈共愛、萬物歸源的情懷是當今舞劇舞臺上獨有的。張繼鋼說,回族的生活離不開羊,回族和羊有深厚的感情?!痘▋骸妨D給羊強烈的人性,讓觀眾感到人就是羊、羊就是人,人與羊是一家人。這部舞劇的矛盾沖突是由人與羊共同構成,這點與芭蕾舞《天鵝湖》將天鵝擬人化有異曲同工之妙。舞美上,《花兒》洗盡鉛華,不追求以豪華舞美奪人眼球,以一個景別在舞臺上形成千變萬化,一個景別在舞臺上形成千山萬水,以不同凡俗的疏朗意境,凸顯舞者本身的光彩,凸顯花兒本身的美妙韻律。這部舞劇還極大地開掘花兒的內涵,花兒是廣泛流行于西北地區的民間藝術,《花兒》集中展示了這種高原上的藝術。
在《花兒》創作期間,適逢張繼鋼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花兒》見證了他“最苦不堪言的生命狀態”。“我創作《花兒》是在地下的。”張繼鋼笑稱,當初為創作《花兒》經常和主創人員躲到一個媒體很少關注的酒店,因為怕被人發現了說他這個奧運會開幕式導演不務正業。當時奧運會開幕式的創作非常緊張,所以他一到寧夏就立刻感受到寧靜、安詳,這種心態投射到《花兒》的創作上,就成為刻意求新,力圖讓《花兒》呈現出不同以往任何舞劇的氣質。
文藝名家 :《花兒》為中國舞劇作出獨特貢獻
《花兒》在京演出3天,在中國文藝界引起不小轟動,幾天來,保利劇院成為舞蹈界人士的聚會之處。文化部科技司司長于平、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呂藝生,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教授肖蘇華、章民新,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所所長羅斌、中國舞協副主席李毓珊、中央民大舞蹈所研究員馬薇、空政文工團舞美總設計師孫天衛、中國歌舞劇舞劇院一級作曲家溫中甲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觀看,稱《花兒》為中國舞劇上作出獨特的貢獻。
雖然演出期間北京降溫,但是《花兒》卻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于平看罷《花兒》表示,故事的構思很有新意,并且概括出該劇八大亮點:空空的空間、純純的動機、奇奇的構思、細細的編制、深深的情愫、濃濃的意蘊、閃閃的靈性、強強的對比。他說,《花兒》的舞臺空間特別空靈,能更好發揮舞蹈本體,同時還可自由地轉換,象征意味都能出來。開場后,一排女孩從下場門出來與月牙排列折點正好是黃金分割點。群舞編排細膩、耐心,每一段舞蹈都會引發觀眾陣陣掌聲。
肖蘇華認為,從《花兒》創作班子的構成可以看出寧夏下了大決心。張繼鋼、趙季平等人都是大腕,他們打造了一個讓人信服的作品。舞劇在寧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花,在祖國舞蹈園地里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花,在張繼鋼的導演生涯里也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花?!痘▋骸废瘛短禊Z湖》一樣,故事很簡單,畫龍點睛之處就是花兒的精神,是回族的樂觀、頑強生命的靈動與爆發。張繼鋼把自己生命的靈動與爆發和回族的民族精神結合在一起。選擇人羊結合特殊形式,恰恰是舞劇的成功之處。它脫離了生活,但表現了一個民族和動物血肉般的聯系。劇情前后遙相呼應,有很深刻的意味,這就是編導的功夫,藝術家的功夫。舞美設計有突破,簡約化,舞蹈學院的編導們應該好好看看這部舞劇。
呂藝生說,好長時間不看舞劇了,因為接連看了幾部不是很滿意的作品,就覺得這是一個克隆的時代,很多作品不知道要說什么,就是追求漂亮好看,結果呢,既不漂亮又不好看??戳诉@部作品我非常高興,因為它是有高度的,高度就在于人羊合一。
孫天衛從事舞美工作,他感受到這臺舞劇對視覺的沖擊和震撼。他說,有好的導演才有好的舞美。《花兒》的舞美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新的面貌、創新的形式、難忘的想象。這部舞劇的舞美,既能反應出西北符號,又能折射出現代審美,既有民族的,又有現代的,看這部舞劇,實際上就能看到寧夏的變化。
溫中甲對這臺舞劇特別期待,此次終于一睹風采,連聲說好看。他說,近幾年他看了一些大型歌劇舞劇,看了一半就覺得怎么還不完呢,那么長,這次就沒有這種感覺。他認為音樂語言的特點把握非常好,用了很多花兒的原始素材,根據劇情人物的需要進行戲劇化、交響化加工。愛情雙人舞那幾段音樂非常大氣,而且是大線條,每次出現,聽一遍就能記住。還有一點,關于羊群的音樂非常有特色,每次羊群出現都是變奏發展,完全是中國風格、寧夏特色、世界的交響樂。在寧夏下過鄉的溫中甲,評價這部舞劇是寧夏歷史上最高水平的舞劇,而且具備了在全國演出的條件。
相關鏈接一
張繼鋼赴寧夏指導《花兒》
2月20日,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早晨9時許,銀川河東機場第一個到港航班落地。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全國著名舞蹈編導張繼鋼少將搭車直奔寧夏歌舞團排練基地。
“起”、“落”、“提背”、“送髖”、“控制尾骨”、“注意加快旋轉的速度”、“請再來一遍”……
演員在張繼鋼手把手的示范和解說下一遍又一遍重復著那些具有高難度、高精度和高密度舞蹈技巧環節的排練。擔心演員太累,張導一次又一次鼓勵他們:“你們奉獻的是最高水準的藝術”,“你們正在跨上寧夏、乃至中國舞蹈的新高度,你們是寧夏辦出大文化的實踐者和創造者”,“此時此刻你們面對的是觀眾凝視的目光”……
演員們知道現在凝視他們的只有張繼鋼一個人,這位擔任過《復興之路》總導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的藝術大師平常難得一見,今天他在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天,一大早就來到銀川為寧夏的《花兒》做排練指導,有他一個人的凝視就足夠了。
戶外冰雪寒天,排練大廳內揮汗如雨。在演員休息的間隙,記者與張繼鋼攀談起來。
“節前節后,北京、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有邀請,地方、部隊有很多安排,但是我今天早晨5點多起床,趕第一趟航班來寧夏‘上班’,我對寧夏有信心,對《花兒》有信心。”
張繼鋼介紹說,隨著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春節前后在國家大劇院的火爆上演,其中一段由寧夏奉獻的《金色湯瓶》舞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知道《金色湯瓶》選自《花兒》,觀眾對這部大型回族舞劇充滿了期待。許多了解《花兒》的業內人士認為,《花兒》將是繼《大漠敦煌》《絲路花雨》之后,西北地區奉獻給全國觀眾的又一部經典力作。
張繼鋼說,從創作之初,《花兒》就提出了“為中國舞劇增輝”的高標準,自治區文化廳要求這部作品要完全體現出寧夏 “小省區辦大文化”的決心和遠見。截至目前,演員們為了臺上一個多小時的演出,已經精益求精地排練了1000多個日夜,張繼鋼相信,《花兒》所表現出來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主題及其舞蹈藝術的高超和美麗會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帶來刻骨銘心的藝術震撼和審美享受。
從早晨到晚上,張繼鋼在寧夏歌舞團排練基地逐段、逐節,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與演員們一起斟酌、商議、打磨,大師情系藝術、情牽寧夏的胸懷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演員。
據寧夏歌舞團負責人透露,以專業品質和商業選擇著稱的北京保利劇院已經瞅準了寧夏的《花兒》,張導此次來銀川親自指導排練,是為3月份在保利劇院的演出做準備。
相關鏈接二:
陳建國:努力將其打造成藝術精品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2月20日在銀川會見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張繼鋼時說,寧夏大型回族舞劇《花兒》舞蹈優美,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希望在張導的精心指導下,努力把《花兒》打造成民族的、國家的、寧夏的藝術精品。
張繼鋼是中國當代著名編導,其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堪稱當代中國的佼佼者。陳建國細數著張導的精品力作:《復興之路》《千手觀音》《一把酸棗》等等,尤其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復興之路》中的片段——《金色的湯瓶》大加贊賞。
《花兒》是我區繼《月上賀蘭》之后,由自治區文化廳傾心打造的又一文化力作,也是張繼鋼完成《復興之路》后排在工作日程中的第一件工作。該劇通過繽紛的想象、浪漫的表達,用舞蹈和音樂揭示出人世間生靈共愛、萬物歸原、和諧永恒的至高主題。目前,舞劇排練已經成熟,全國“兩會”期間,將在北京保利劇院進行首場公演。
陳建國說,文化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寧夏提出小省區也能辦大文化,就是要樹立先進文化意識,努力提升文化建設水平。希望在張導指導下,寧夏能夠多出文化精品,尤其借《花兒》創作之機,通過不斷完善改進,更多融入寧夏音樂元素,將《花兒》打造成民族的、國家的、寧夏的藝術精品。
陳建國向張繼鋼頒發了聘書,聘任他為寧夏終身首席藝術指導。
自治區領導楊春光、蔡國英會見時在座。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