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茶文化 壯大茶經濟
由農業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陜西省人民政府、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主辦,漢中市人民政府、中華合作時報社承辦,陜西省農業廳、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陜西省茶業協會協辦的2010中國·陜西首屆茶業茶文化節,將于2010年4月28日至30日在漢中市橋北廣場隆重舉行。
2010中國·陜西首屆茶業茶文化節以“弘揚茶文化、打響茶品牌、發展茶產業、壯大茶經濟”為主題,主要活動內容有茶產品展示展銷、名優茶質量評比、精品茶拍賣、茶藝表演大賽、表彰陜西茶業突出貢獻人物、生態茶園觀光旅游、茶歷史文化及茶產業發展高端論壇、茶書畫及攝影作品展、茶商貿洽談和簽約、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魅力漢中》大型廣場文藝演出等活動,旨在展示陜西悠久的產茶歷史、雄厚的茶葉生產實力和茶文化底蘊,加強經濟文化互動交流,進一步打響陜西綠茶品牌、繁榮陜西茶葉產業,加快陜南率先突破發展和西部強省建設步伐。她將以茶為媒、以茶聯誼、以茶結友、相互交流、促進發展,是一次盛況空前、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茶界盛會。
承辦地漢中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屏秦嶺,南靠巴山,屬亞熱帶氣候。漢中產茶歷史悠久,始于商周,興于秦漢,盛于唐宋,繁茶于明清,自古就是茶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和貢茶、名優茶的知名產地,茶區土性偏酸,土質深厚,土壤腐殖質含量高,且富含對人體有益的鋅、硒等微量元素。“緯度高、海拔高、云霧幾率高、富含鋅硒、遠離污染”的自然地理優勢和生長環境,使漢中茶具有“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等特點。近年來,漢中市委、市政府抓住茶葉主導產業發展不放松,作出了“加快60萬畝高產密植生態茶園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擴張基地、整合品牌、提升效益,使茶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09年,全市茶園面積已發展到58萬畝,總產量達1.25萬噸,總產值達12億元。從2005年開始,漢中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協會監管”的原則,在全市開展了茶葉品牌整合,將原來全市8個產茶縣的二十多個茶葉品牌,現已整合成“漢中仙毫”一個品牌,并于2007年獲得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曾多次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地舉辦的(國際)茶博會上獲得多項金獎,受到國內外知名茶葉專家的高度評價,“漢中仙毫”已當之無愧地進入了中國名茶行列。2009年,由國家農業部信息中心主辦,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品牌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估中,“漢中仙毫”以6.17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這將為漢中市茶葉產業進一步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