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解憂公主》以漢代公主解憂遠嫁西域烏孫的歷史為主線,適當運用文學手法創新而成。劇本講述了解憂和親前后的人生際遇,最終用堅強、果敢和智慧平定烏孫暴君制造的內亂,維護邊疆穩定,保持漢朝和烏孫世代友好的故事,展現了解憂從一個懵懂的少女成長為成熟政治家的人生歷程。
創作者何運超、趙軍系自治區兩家媒體的記者,熱愛電影,長期關注新疆題材的電影發展。經過多年積累和醞釀,2008年7月,二人著手創作電影劇本《解憂公主》,歷時一年完成初稿。2009年下半年以來,兩人一邊反復請教電影界專業人士修改劇本,一邊積極尋找投資方,希望能將劇本拍成電影,以便更多的人通過解憂公主,了解新疆歷史文化。
何運超和趙軍表示,他們的創作并非單純創作劇本,一旦電影運作成功,將形成一個文化產業鏈條,對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會有極大促進作用。
“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后,我們更加迫切地希望有識之士能把《解憂公主》搬上銀幕,讓國內外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了解新疆的歷史: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漢武帝時代,解憂公主就在新疆的土地上與烏孫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建設美麗的家園。”何運超、趙軍說,新疆需要借助電影這張文化名片,宣傳燦爛的歷史文化,提升文化大省的地位。
解憂公主一生經歷了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代,在烏孫生活了50年。她是老楚王劉戊的孫女,17歲左右接替細君公主遠嫁烏孫國王軍須靡,后嫁于翁歸靡和泥靡,先后生下元貴靡、萬年、大樂和弟史等兒女。泥靡在位時聯合匈奴違反與漢朝結好的政策,解憂公主和侍女馮嫽毅然協同西域都護府等漢軍將領平定了內亂,確保了烏孫和西域的穩定,為漢朝和烏孫的世代友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解憂公主在新疆伊犁人心中依然享有很高的聲譽,其生平簡介、人物畫像、歷史功績等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漢家公主紀念館都有記載,并且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薰衣草。
“通過半年多的咨詢和求教,我們越來越堅信:在中央對新疆進行跨越式發展的背景下,像《解憂公主》這種弘揚主旋律、反映新疆歷史并且具備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的電影,遲早會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何運超、趙軍表示,將全力以赴打磨好《解憂公主》的劇本,讓成功的把握更大,爭取早日搬上銀幕。他們同時呼吁國內影視公司能夠關注這一劇本,關注新疆的歷史題材影片,關注新疆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