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創意心理學》(美)羅伯特·斯騰伯格陶德·陸伯特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很少有人能把心理學大師與傻瓜聯系在一起,也許大師在成名前是普通人,但應該絕對和傻瓜扯不上什么關系。可本書的作者——美國前心理學會主席、耶魯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斯騰伯格就曾被冠以這樣的“頭銜”。
斯騰伯格的小學時光是在考試焦慮癥中度過的,各種測驗對他來說猶如夢魘一般揮之不去,尤其是看到負責智力測驗的老師走進教室,他便宛如挨了致命的當頭一棒;“開始答題!”——老師此言一出,他更是如驚弓之鳥,一題也答不上來。據說斯騰伯格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他還在做第一組問題時,周圍其他同學已在窸窸窣窣地翻紙做下一頁題目的情景。結果可想而知,智力測驗成績一塌糊涂的他成了大家眼中的“傻瓜學生”。
由于對美國傳統智力測驗的痛恨,引發了斯騰伯格對智力的創新性思考:智力是由什么決定的?絕對不僅僅是考試分數!智力能通過考試測量嗎?不能!出于對此想法的堅信與執著,終于,向智力研究領域權威發起挑戰的“智力三元論”誕生了,不僅讓人們看到了他堅持中閃爍的智慧之光,更用這樣的理論證明了自己從來都不是什么“傻瓜”學生;在這個喜歡思考,熱愛創新,善于總結的大腦之下,斯騰伯格又將完美的愛情勾勒成漂亮的等邊三角,有了對情感困惑、有著診斷效用的“愛情三角論”;他深信可以從平凡人身上挖掘到成功因子,風靡心理學界的“成功智力論”出爐了;為了指出他深惡痛絕傳統教育的弊端,他寫出了不朽的著作——《思維教育》……
于是,當他讓“創意”與“心理學”史無前例地有了親密接觸后,斯騰伯格已經從曾經的傻瓜學生變成了如今心理學界的創意大師,將他嚴謹的研究作風和最清晰的表述方式指向創意——這個人人皆夢想,但卻難以擁有的領域;用權威實驗與真實案例剖析創造力——這種人人皆擁有,但卻不易駕馭的智慧,成為了斯騰伯格研究領域的又一個高峰,與他完成此書的另一作者也感嘆到:“我想不到有誰比斯騰伯格這樣的創意大師更適合探討創意心理學的了!”
藝術家說,創意就是冒險。商人說,生意場上的創意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哲學家說,創意就是不輕易接受“已被接受”的觀點。
物理學家說,創意就是質疑所有人都認同的基本原理。而斯騰伯格說,創意就是完成工作任務的新方法,就是不當“月光一族”的理財小竅門,就是擺脫人際交往窘境的努力。還等什么,快與“事后諸葛亮”、“鼠目寸光”的稱謂告別。投資創意要像買股票一樣低買高賣,運用伯樂相馬的智慧去評估那些有潛力的創意。
作者簡介
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Stenberg),IBM公司的客座心理學教授,同時在耶魯大學做研究工作,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2003)。他是當今研究創造力的權威,在國際學術地位上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