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充分利用背靠牧區、面向大中城市的區位優勢,少數民族聚居、善養殖懂經營的民族優勢和農作物播種面積大、飼草料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把藏牛、藏羊短期育肥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以西南部山區為主的20萬頭(只)肉牛、肉羊產業帶,販運、養殖、加工、銷售藏牛羊的模式已經成為西部山區群眾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
為落實州委“依托藏區、融入蘭州經濟圈”的戰略,該縣充分發揮緊鄰甘南、青海牧區和當地57.3萬畝的天然草原的優勢,利用每年有10萬頭(只)藏牛、藏羊在當地交易流通的有利條件,重點在臨近藏區的尹集、刁祁、馬集、韓集等鄉鎮為主的雙城工貿園區內,建成了6個清真肉食品公司和4個活畜交易市場,大力開展藏牛、藏羊異地短期育肥,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清真牛羊肉產業基地。全縣共有肉牛肉羊養殖專業村12個,標準化養殖小區21個,規模養殖場74個,養殖農戶7500多戶,其中規模養殖戶1300多戶,活畜販運戶1700多戶。肉牛飼養量達到7萬頭,肉羊飼養量達30萬只。同時將清真牛羊肉加工作為增收的另一主要渠道,建成了6個清真牛羊肉食品公司,年加工能力3000多噸,年生產牛羊肉2000多噸,清真牛羊肉遠銷蘭州、南京、武漢、拉薩等地。4個活畜交易市場年交易流通各類畜禽50多萬頭(只),雙城工貿園區已成為甘南、青海牧區牛羊交易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和販運、加工、銷售藏牛羊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