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引發市場對普洱茶春茶價格的關注,近日有媒體更在報道中表示廣州普洱茶價格已經翻倍,也有觀點認為市場可能迎接新一輪的普洱茶炒作熱。
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云南的普洱茶采購價的確上漲近倍,雖然今年春茶大部分并未到貨,部分市場期貨價也的確出現上漲,但未有整體市場出現翻倍的現象,市場借干旱之機炒作現象并非主流。
“不少商家借云南干旱為炒作,把以前庫存的貨趁機高價拋售”,近日,一名曾經收藏大批普洱茶的收藏者表示,泡沫破滅的普洱茶一蹶不振,終于遇到這次炒作時機,估計就會好好利用大炒一把,以此對抗鐵觀音等茶種近兩年的危機,再博取新一輪的上漲時機。該收藏者還透露,實際上在干旱出現之前,大部分采摘已經完成。
記者從市場中發現,的確有部分普洱茶的價格出現上漲,但并沒有該收藏者所說的“盛況”;商家紛紛表示價格出現上調只是正常的商業現象,個別炒作的存在不代表整體市場的態度。
茶葉行家易俊華向云南行家了解情況后表示,云南的干旱范圍極廣,產茶區確實也受到了影響,而春茶的采摘一般集中在三四月份,干旱卻是從去年冬季就開始的。
收購價上漲近倍
據了解,目前云南春茶減收嚴重,產量大概是往年的1/5左右,導致收購價上漲近倍,大部分茶商都無法收齊每年所需要的量。易俊華介紹,目前大多數春茶還未抵達廣州市場,市場中所謂翻倍的價格實際上還是期貨價而已。
他認為,春茶收成數量的上漲和下跌,對藏家心態影響并不大,因為每年近千噸的春茶在總體市場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大多數買家對此仍會持觀望態度。
茶人桂埔芳認為,不同的商家會因為自己不同的貨源、品質、存量進行商業定位,是很個體的操作。比如庫存量較大的商家,就無須在今年搶購春茶,存貨的成本價低于今年價格,售價就不一定提高;而庫存較少的商家必須補充貨量,隨著成本的提高可能就必須漲價了。